(2009年3月山东烟台市高三诊断)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
儒学面临严重挑战是在
A.汉代 | B.魏晋南北朝 | C.唐朝 | D.宋朝 |
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两者关系的确切理解是
A.政治统一确保思想统一 | B.思想统一服务于政治统一 |
C.思想统一与政治统一相互对应 | D.政治统一从属于思想统一 |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
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 | 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
C.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 | 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 |
“夫仁义利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法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这一言论反映出作者对儒、法思想的基本态度是
A.尊儒抑法 | B.尊法抑儒 | C.先儒后法 | D.外儒内法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原因有
(1)社会大变革使思想非常活跃
(2)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
(3)学在官府局面改变,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
(4)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唯心主义
A.(1)(2)(3)(4)都正确 | B.(1)(2)(3)(4)都不正确 |
C.(1)正确,(2)(3)(4)不正确 | D.(1)(2)(3)正确,(4)不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