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外国人说:“20多年前我到过中国,那时人们的着装是一个样式、一种颜色,城市的建筑也是一种风格。现在一切都变了,奇装异服随处可见,城市建筑风格迥异,中国变得多姿多彩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出现多样性的原因是( )
| A.文化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色彩斑斓 |
| B.经典文化的市场地位的减弱 |
| C.现代文化产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
| D.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
鲁迅先生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先生的话强调了 ( )
| A.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 B.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
| C.有这种精神的人就是“中国的脊梁” | D.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红军长征造就的伟大精神穿越70年时光,仍然具有激荡人心的强大力量。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2006年10月6日宣布,我国第一颗人造月球卫星“嫦娥一号”播放歌曲评选活动落下帷幕,《谁不说俺家乡好》、《爱我中华》等曲目入选。“嫦娥一号”卫星将在到达绕月轨道以后,在距地球38万公里以外的太空向地球播放入选的歌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能够充分展示中华文化之美,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
| B.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
| C.能够实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
| D.文化传播手段的多样化有助于文化的传递、沟通和共享 |
下列文化传播方式中对文化交流起直接作用的是 ( )
| A.商业贸易活动 | B.汉代“丝绸之路” | C.人口迁徙 | D.教育 |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自古以来就体现着中国人“爱国爱家”的文化情结。这说明()
| A.民族文化就是过传统节日 |
| 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当前文化生活状况的体现 |
| C.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
| D.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
2005年全球博客数量突破1亿,在中国,这一数字达到了1 600万。博客迅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记录个人经历、抒发情感、交流思想、传播信息的方便平台。与此同时,博客中也出现了一些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甚至有损国家和人民利益,有害社会风气,也有伤自己人格的现象。这从哲学上告诉我们()
| A.任何事物都包含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 |
| B.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
| C.人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
| D.要限制博客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