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这一带有浓郁中国特色的传统民族节日自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后,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有人说,这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培育民族情感和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表明: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B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影响和制约着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所以不受社会规律的制约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段话说明( )

A.万事万物都在运动之中 B.一事物和他事物之间并不存在界限
C.必须在运动中把握事物 D.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互为存在条件

老子说:"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一段话体现哲理( )

A.物质决定意识 B.矛盾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
C.事物都有前后相继的发展的过程 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

《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取胜者,谓之神。"从哲学 观点看,这段话表明( )
⑴事物变化无常,人的认识能力无限 ⑵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
⑶事物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⑷自然和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认识了前者也就认识了后者

A.⑴⑶ B.⑵⑶ C.⑶⑷ D.⑵⑶⑷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之,行也。"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 )
(1)间接经验是十分必要的 (2)事事亲身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1)(3)(4) B.(1)(3) C.(3)(4) D.(1)(2)(3)(4)

《孙子兵法》曰:"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败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
同是根据《兵法》但却造成两种不同结果,这说明:( )
A、矛盾具有普遍性,两者没有共性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