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寓言,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古时东瓯(今浙江南部沿海一带)人住的是茅屋,经常发生火灾,为此痛苦不已。有个东瓯商人到晋国去,听说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善于搏虎,凡是他出现之处,就无虎。东瓯商人回去后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国君。由于东瓯话“火”和“虎”的读音毫无区别,国君误以为冯妇善于“扑火”,便以隆重的礼节从晋国请来了冯妇。第二天市场上失了火了,大家跑去告诉冯妇,冯妇捋起袖子跟着众人跑出去,却找不到虎。大火烧到了王宫,大家推着冯妇往火里冲,冯妇被活活烧死。那个商人也因此而获罪。(据《郁离子冯妇》改编)
上述寓言中的人物由于语言沟通的问题,彼此一再产生误解,以致冯妇葬身火海。由此可见,语言上的沟通成功与否,有时影响巨大。请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结合个人见闻、感受或学习语言的体会。
[注意]①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科目 语文   题型 作文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话题作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揭晓,特蕾莎修女成为获奖者。颁奖词说:“她的事业的一个特征就是对单个人的尊重……最孤独的人、最悲惨的人、濒临死亡的人,都从她的手中接受到了不含施舍意味的同情,接受到了建立在对人的尊重之上的同情。”
你对上述材料有何体会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新华网北京9月11日电 据新华社“新国际”微博报道,万米高空,前往塔吉克斯坦的专机起飞后,习近平主席就来到后舱看望工作人员,同大家一一握手。一位记者说:“习大大好!您前天在北师大说语文不能‘去中国化’,反响很热烈。”习近平很有感触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标题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科学家解决人类生存问题,哲学家和文学家解决人类思想问题,医学家解决人类健康问题,怎么享受不了红得发紫的待遇?而一些笑星、歌星、影星,甚至不入流的选秀者、模特却万民追捧,举国崇拜。
我们究竟应该崇拜谁?崇拜什么?怎么崇拜?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请以“崇拜”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群企业高管前往青海攀登岗什卡雪峰,有人问他们为什么要去那里,回答是:“亲近自然,逃离城市。”他们来到雪峰下向上攀登,一路攀登一路用微博直播。他们最终登上山顶,置身雪域绝美风景之中,这时有人发了一条微博:“山顶风光真美,极目远望,莽莽苍苍……周围坐着十来个男人,每人都在低头看自己的手机,偶尔抬头,大家都会心一笑。”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不得写成诗歌),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曾在其随笔集中提出了一个新名词———“钝感力”。书中他以浅近的例子引导读者真正理解所谓迟钝的含义:夏天,人们被蚊子叮咬是常事,敏感的人会觉得被叮的地方非常痒,于是他开始抓痒,被他抓的地方立刻变得红肿起来,如果他继续抓痒,那么很快会溃烂,转成湿疹。迟钝的人只是在蚊子叮咬处拍打一下,也不会觉得特别痒,很快被蚊子叮后的肿块就自动消失了。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