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三大经济理论。它们诞生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A.商业革命、信息革命、知识经济 | B.市场化、区域化、全球化 |
C.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经济危机 | D.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 |
《申报》在某一时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其标题分别是:“宋教仁上海遇刺身亡”、“世界大战中的华工”“还我青岛”、“公共汽车开始运行”。由此判断,该时期是()
A.晚清时期 | B.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
C.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 D.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
阅读《申报》的部分记事,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年份 |
记事 |
1918 |
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 |
1932 |
连续发表题为《剿“匪”和造“匪”》的社论,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 |
1937 |
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因拒绝日寇新闻检查,宣布停刊。 |
1938 |
香港版出刊。 |
①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申报》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
③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中国新闻事业
④《申报》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也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本书。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 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
C.明确了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 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方向问题 |
“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当我们翻开新旧中国的两本分省地图一对照,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地图上,造福于农民的人工湖泊星罗棋布,与旧时代有天壤之别。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3.5%)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材料反映出
A.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的农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 |
C.大跃进运动客观促动农村水利工程快速发展 |
D.人民公社期间国家经济更注重对农村的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