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2007年10月24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9时09分,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嫦娥”奔月旅程正式开始。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准确落入月表指定区域,成功完成硬着陆。
材料二:月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均为自西向东,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为27天7小时多。嫦娥一号绕月飞行中,大约经历的昼夜交替次数是
A.494 | B.482 | C.18 | D.30 |
下列关于月球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上昼夜温差比地球上大 | B.月球上昼夜交替比地球快 |
C.月球上看太阳西升东落 | D.初一看到的是月球正面,十五看到的是月球反面 |
嫦娥一号撞击月球表面时
A.会产生大量太空垃圾 | B.减缓月球的自转速度 |
C.主动撞击,碎片受月球吸引,不会成为太空垃圾 | |
D.燃料耗尽,受月球吸引,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撞击 |
从嫦娥一号传回的月球照片显示,月球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月坑,这些月坑是
A.人类发射的月球卫星撞击而成的 | B.月球上火山喷发形成的 |
C.大量陨石撞击而成的 | D.月球上的岩溶地貌 |
嫦娥一号成功发射时与成功撞击月球时相比
①地球公转速度要快 ②地球公转速度要慢
③北京的昼夜长短差别较小 ④北京的昼夜长短差别较大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嫦娥一号成功发射时与成功撞击月球时相比
①发射时北京已进入夜晚 ②撞击时北京已进入夜晚
③发射时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④撞击时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图中能正确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球三者关系的是
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据此完成问题。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观察下列各种天体的感觉,叙述正确的是
①星光闪烁的恒星
②在星空中有明显移动的行星
③一闪即逝的彗星
④轮廓模糊的流星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在各种天体系统中,银河系是
①最高一级天体系统②与河外星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
③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④比地月系高两级的天体系统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
如图是中国局部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比Ⅳ区高,主要因为Ⅰ区
A.夏季大气逆辐射强 | B.年平均气温比较高 |
C.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 D.天气晴朗且海拔高 |
2008年5月27日《科技日报》消息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观测到了一颗距离太阳系不远的红矮星(恒星)的耀斑爆发,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数千次太阳耀斑释放能量的总和,会吹散行星的大气层。据此完成问题。此恒星耀斑爆发时
A.是一个暗黑的斑点 |
B.是一个增亮的斑块 |
C.一定会扰乱地球大气层,造成无线电通信中断 |
D.一定会造成地球上气候的异常 |
此次耀斑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附近行星时,行星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①大气层被吹散,表面成为不毛之地
②其表面温度一定会升高
③地球上各地都会出现极光
④行星上可能会出现“磁暴”现象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在“黑子峰年”(黑子活动最多的年份),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
A.加强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 | B.增强室内外照明,以减弱黑子的影响 |
C.清除“宇宙垃圾”,保持太空清洁 | D.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增强皮肤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