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检视到染色体的原因是

A.没有用龙胆紫染色 B.试剂破坏了染色体结构
C.无染色体形成 D.显微镜倍率不够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遗传的物质基础中的计算
  (1)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计算中的作用
  规律一:一个双链DNA分子中,A=T,G=C,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嘧啶碱基总数
  规律二: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的两碱基和(如A+T或C+G)占全部碱基的比等于其任何一条单链中该种碱基比例的比值,且等于其转录形式的mRNA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规律三:DNA分子一条链中(A+G)/(C+T)的比值的倒数等于其互补链中该种碱基比例的比值。
  规律四:DNA分子一条链中互相配对的碱基和的比值,如(A+T)/(G+C)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碱基比例的比值。
  (2)DNA复制所需的某种碱基(或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数=m·(2n-1),m代表所求的该种碱基(或脱氧核苷酸)在已知DNA分子中的数量,n代表复制次数。
  (3)用同位素标记模板,复制n次后,标记分子所占比例为2/2n,标记链所占的比例为1/2n;用同位素标记原料,复制n次后,标记分子所占比例为1,标记链所占比例为1-1/2n。
  例8.一双链DNA分子中G+A=140,G+C=240,在以该DNA分子为模板的复制过程中共用去140个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则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了几次?()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例9.(2006上海)用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若该细菌解体后释放出32个大小、形状一样的噬菌体,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

A.0个 B.2个 C.30个 D.32个

  例10.某DNA分子中含有1000个碱基对(P元素只含32P)。若将DNA分子放在只含31P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两次,则子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比原来()

A.减少1500 B.增加1500 C.增加1000 D.减少1000

生物生殖和发育中的计算
  (1)细胞分裂各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变化归纳如下表(假设为二倍体生物,染色体数为2n)
  
  (2)不考虑染色体的交叉互换,1个精(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实际产生的精子(卵细胞)种类是2(1)种,1个雄(雌)性生物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卵细胞)种类是2n种,n为同源染色体(或能够自由组合的等位基因)对数。
  (3)果实数=子房数,种子数=胚珠数=花粉粒数=精子数/2=卵细胞数=极核数/2。对同一果实来说,果皮、种皮细胞中染色体数=母本体细胞染色体数,胚细胞中染色体数=1/2×亲本染色体数之和,胚乳细胞中染色体数=1/2×父本染色体数+母本染色体数。
  例6.(2006北京)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例7.某动物减数分裂所产生的一个极体中,染色体数为M个,核DNA分子数为N个,又已知M≠N,则该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分别是()

A.M和N B.2M和2N C.2M和4N D.4M和2N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计算
  (1)有光时,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真正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黑暗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呼吸速率=外界环境中O2减少量或CO2增加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
  (2)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且两种呼吸都能产生CO2,若放出的CO2的体积与吸收的O2的体积比为1:1,则只进行有氧呼吸;若放出的CO2的体积与吸收的O2的体积比大于1,则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存;若只有CO2的放出而无O2的吸收,则只进行无氧呼吸。
  例4.(2006上海)一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1小时后测得该容器中O2减少24mL,CO2增加48mL,则在1小时内酒精发酵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

A.1/3倍 B.1/2倍 C.2倍 D.3倍

例5.某植株在黑暗处每小时释放0.02molCO2,而光照强度为的光照下(其他条件不变),每小时吸收0.06molCO2,若在光照强度为的光照下光合速度减半,则每小时吸收CO2的量为()

A.0mol B.0.02mol C.0.03mol D.0.04mol

物质通过生物膜层数的计算
  (1)1层生物膜=1层磷脂双分子层=2层磷脂分子层
  (2)在细胞中,核糖体、中心体、染色体无膜结构;细胞膜、液泡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是单层膜;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的膜是双层膜,但物质是从核孔穿透核膜时,则穿过的膜层数为0。
  (3)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和消化道管壁都是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且穿过1层细胞则需穿过2次细胞膜(生物膜)或4层磷脂分子层。
  例2.葡萄糖经小肠粘膜上皮进入毛细血管,需透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

A.4层 B.6层 C.8层 D.10层

与质白质有关的计算
  (1)蛋白质的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分子数一肽链数;
  (2)蛋白质中至少含有的氨基(-NH2)数=至少含有羧基(-COOH)数=肽链数;
  (3)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个数-18×脱去水分子数;
  (4)不考虑DNA上的无遗传效应片段、基因的非偏码区、真核细胞基因的内含子等情况时,DNA(基因)中碱基数:信使RNA中碱基数:蛋白质中氨基酸数="6:3:1"
  例1.某蛋白质由n条肽链组成,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含b个碱基对,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