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物体A、B都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是mA和mB,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和μB.用平行于水平面的力F分别拉物体A、B,得到加速度a和拉力F的关系图象分别如图中A、B所示

(1)利用图象求出两个物体的质量mA和mB.
甲同学分析的过程是:从图象中得到F=12N时,A物体的加速度aA=4m/s2,B物体的加速度aB=2m/s2,根据牛顿定律导出:;
乙同学的分析过程是:从图象中得出直线A、B的斜率为:kA=tan45°=1,kB=tan26°34′=0.5,而.
请判断甲、乙两个同学结论的对和错,并分析错误的原因.如果两个同学都错,分析各自的错误原因后再计算正确的结果.
(2)根据图象计算A、B两物体与水平面之间动摩擦因数μA和μB的数值.

科目 物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弹簧上,与弹簧一起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当振幅为A时,物体对弹簧的最大压力是物体重力的1.5倍,则物体对弹簧的最小弹力是多大?要使物体在振动中不离开弹簧,振幅不能超过多大?

如图所示,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像,虚线是0.2s后的波形图。

若波向左传播,求波传播的可能距离
若波向右传播,求波的最大周期
若波速为35m/s,求波的传播方向

如图7-5-14所示,实线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的图象,虚线是该列波0.2s后的图象,则这列波可能的波速为多大?

如图所示,声源S和观察者A都沿x轴正方向运动,相对于地面的速率分别为vSvA,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率为vP.设vSvP,vAvP,空气相对于地面没有流动.

若声源相继发出两个声信号,时间间隔为Δt.请根据发出的这两个声信号从声源传播到观察者的过程,确定观察者接收到这两个声信号的时间间隔Δt′.
请利用(1)的结果,推导此情形下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与声源发出的声波频率间的关系式.

如图所示,在长为L的轻杆中点A和端点B各固定一质量均为m的小球,杆可绕无摩擦的轴O转动,使杆从水平位置无初速释放摆下。求当杆转到竖直位置时,轻杆对A、B两球分别做了多少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