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克隆羊叙述正确的是:
| A.克隆羊是无性生殖产生的 |
| B.克隆绵羊“多莉”采用的是母体乳腺上皮细胞 |
| C.克隆绵羊“多莉”的产生过程利用了三只绵羊 |
| D.克隆“多莉”用的是 16 细胞“胚”植入代孕母羊 |
Tay - Sachs病是一种基因病,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从而产生异常酶引起的。下列表格为正常酶和异常酶的部分氨基酸序列。根据题干信息,推断异常酶的mRNA不同于正常酶的mRNA原因是
| A.第5个密码子中插入碱基A |
| B.第5个密码子前插入UAC |
| C.第6个密码子前UCU被删除 |
| D.第7个密码子中的C被G替代 |
如图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该地区的人群中,甲病基因携带者占健康者的3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 B.个体5两病皆患的概率是1/160 |
| C.Ⅱ1为杂合子的概率是1/3 |
| D.两病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a阶段X射线照射可诱发突变,b阶段用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
| B.图2中的温度在a时酶分子由于温度低,空间结构遭破坏导致活性很低 |
| C.图3中bc段和de段的变化都会引起三碳酸含量的下降 |
| D.图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是不同的 |
5-溴尿嘧啶(Bu)是胸腺嘧啶(T)的结构类似物。在含有Bu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得到少数突变体大肠杆菌,突变型大肠杆菌中的碱基数目不变,但(A+T)/(C+G)的碱基比例略小于原大肠杆菌,这表明Bu诱发突变的机制是( )
| A.阻止碱基正常配对 |
| B.断裂DNA链中脱氧核糖与磷酸基连接 |
| C.诱发DNA链发生碱基种类置换 |
| D.诱发DNA链发生碱基序列变化 |
人21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一段核苷酸序列)可作为遗传标记对21三体综合征作出快速的基因诊断(遗传标记可理解为等位基因)。现有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假设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是正常的。则该遗传标记未发生正常分离的是
| A.初级精母细胞 | B.初级卵母细胞 |
| C.次级精母细胞 | D.次级卵母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