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诗歌三百余篇。《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 |
B.《诗经》、《楚辞》、《乐府》诗、《古诗十九首》、汉魏文人创作的诗,都属于古体诗,唐朝以后的诗属于近体诗。 |
C.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王维,世称“王右丞”;杜牧,世称杜少陵;李商隐,号玉谿生;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姜夔,号白石道人。 |
D.词,形成于宋代,原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词一般有词牌、词题,词牌规定词的格式(字数、句式、平仄、押韵等),词题说明词的内容。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对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厌:满足 |
B.侯生摄敝衣冠摄:整理 |
C.如姬资之三年资:资助 |
D.如惠语以让单于让:责备 |
对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轻则寡谋,无礼则脱脱:疏忽 | B.超乘者三百乘超:跳跃 |
C.又欲肆其西封肆:肆意 | D.沛公军霸上军:驻军 |
对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释:释放 | B.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尝:尝试 |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致谢 | D.北救赵而西却秦却:打退 |
下列句子按顺序编为四组,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王国维的“三种境界说”可以用来很好地描述科学研究的过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第一境,为准备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第二境,为探索期。“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第三境,为豁朗期。周立伟先生认为在这之后应该还有一种境界,即“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这种变化是科学研究第四境的形象说明。
②这句诗形象地表达了科学研究进一步深化与探索的过程,令人遐想。
③看吧,小溪流到了尽头. 仿佛到了绝地,忽然云霭从远处升起,云天一色,时隐时现,多么美妙的变化啊。
④“行到水穷处”讲的是实践检验,“坐看云起时”讲的是理论升华,为验证期。
A.①③②④ | B.②④①③ | C.②③①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