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 A.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
| B. |
"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
| C. |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 D. |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
清《漱华随笔》中记载我国某民族婚俗如下:男家宗族亲友及新婿,共往女家问名。由年长者致辞,谓:“某家男某虽不肖,今已及冠,应聘妇以为继续计。闻尊室女,颇贤淑著令名,愿聘主中馈,以光敝族。”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文明影响下的中国婚俗已发生质变 |
| B.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已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
| C.中国婚俗仍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主 |
| D.政治运动对婚姻习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
在经历了2008年令人兴奋的北京奥运会和2009年令人敬畏的国庆60年阅兵后,世博会完成了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三连胜”,北京和上海成为中华民族崛起的见证。以下对这两个城市表述正确的是
| A.拥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分别代表着南北不同的文化类型,都是我国著名的古都 |
| B.20世纪30年代两地人民共同谱写了抗击外来侵略、维护民族权利的英雄赞歌 |
| C.陈独秀和李大钊分别在两地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 |
| D.20世纪80年代两个城市对外开放,扩大开展对外经济活动的自主权,利于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 |
1957年7月31日,《浙南大众报》发文说:“‘包产到户’现在虽然已在许多地方被丢进了垃圾桶,但也还有一部分干部和农民眼睛未亮,‘抱着狐狸精当美女’,恋恋不舍。”上述材料说明
| A.文章极力宣传“人民公社化”运动 |
| B.“包产到户”不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要求 |
| C.当时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存在意见分歧 |
| D.农业合作化运动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 |
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创办于1915年,历经40多年的风雨历程后,该企业的掌门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 A.中外合资 | B.承包经营(承包责任制) | C.私有化 | D.公私合营 |
以下是杭州某商店的一幅宣传画,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幅宣传画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个时期?
| A.甲午战争期间 | B.一战期间 | C.国民革命期间 | D.抗日战争期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