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 |
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 |
C.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
D.种子库中贮存的风干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 |
如右图所示的玻璃容器中,注入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并投入少量的新鲜绿叶碎片,密闭后,设法减小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会看到叶片沉入水中。然后再用光照射容器,又会发现叶片重新浮出液面。光照后叶片重新浮出液面的原因是( )
A.叶片吸水膨胀,密度减小 |
B.溶液内产生的CO2大量附着在叶面上 |
C.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O2附着在叶面上 |
D.NaHCO3溶液因放出CO2而密度增大 |
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各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分别给予a、b、c三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一致。照光相同时间后,测得各装置内氧气的增加量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装置内增加的氧气来自于水 |
B.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停止 |
C.丙组装置内的CO2含量照光后比照光前低 |
D.该图反映了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
某研究小组用水蕴草进行实验,装置如下图中甲和乙,并定时记录试管顶端的气体量。本实验主要目的是( )
A.水温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
B.水质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
C.水量对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
D.二氧化碳浓度对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
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在生长阶段体内物质的转变情况,图中a、b为光合作用的原料,①~④表示相关过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①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
B.光合作用过程中[H]来源于①过程中水的光解,用于③过程C3的还原 |
C.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除了产生了[H]、ATP外,产物中还有丙酮酸 |
D.②、④过程中产生ATP最多的是④过程 |
图中为某植物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四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b箭头表示的是O2进出细胞的过程 |
B.e、f箭头表示的是CO2进出细胞的过程 |
C.以C18O2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光照下,测得含18O的细胞呼吸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d |
D.以HO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呼吸强度下,测得含18O的光合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