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表示人体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代谢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

(1)细胞内的氨基酸来源于[ ]_________。[ ]_________和[ ]_________。
(2)⑤和⑥过程是通过_________作用转变而成的。
(3)过程中葡萄糖转变成氨基酸可以通过_________作用来完成。
(4)⑦过程需要能量还是释放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回答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图1表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调节的甲、乙、丙3种方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甲的靶腺若为肾上腺皮质,则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分泌___________ 激素到达垂体,进而影响和调节肾上腺皮质的分泌。
2.图2的D若为葡萄糖,当人体处于高血糖状态时,可通过④→⑤使血糖恢复正常。此时脂肪细胞内有关物质转化的过程是
3.当人体处于低血糖状态时,可直接通过图2的 (途径)使血糖恢复正常,也可通过图1的丙方式调节分泌量,兴奋在A处传递时,信号的转变形式是
4.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能通过图1的丙方式调节平衡,其反射弧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头部受伤导致图1的乙方式调节失控,人体出现多尿现象,则与此有关的是__________激素;感冒发热患者常在服药后大量出汗使尿量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人的动脉血压偏高时,动脉管壁上的感受器产生冲动传达到中枢,然后通过神经作用于效应器产生的反应。

回答下列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问题。
图甲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图中实线表示光合作用速率,虚线表示呼吸作用速率。

1.分析图甲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受到温度的影响,其中与_______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
2.若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约是__________;若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黑暗,该植物能否正常生长? ________。理由是
3.在温度为10℃的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
4.根据图甲,在图乙的坐标上画出植物在15~60℃范围内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曲线。
5.右图表示A、B两种植物的光照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度对环境中CO2浓度变化的适应性。若将上述2种植物幼苗置于同一密闭的玻璃罩中,则一段时间内,生长首先受影响的植物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 ____。(2分)
6.在一定的CO2浓度和适宜温度下,把某植物叶片置于5千勒克司(此时测得光合速率为吸收CO245.0mg/100cm2叶·小时)光照下14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呼吸作用速率为 7.0mgCO2/100cm2叶·小时),则1天内该植物每50cm2叶片葡萄糖积累量为mg。

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问题
下图表示人体的免疫过程。

1.图中细胞a可以吞噬多种病原体,此免疫过程的特点是
2.细胞f中,与其功能相适应并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3.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填字母)。
4.图中X表示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感冒高发季节,对特定人群接种感冒疫苗,则会减少他们的感染机会,主要是体内已存在了图中的细胞__________(填字母)。接种疫苗属于免疫方式。

分析有关进化的资料,回答问题。
达尔文认为不同物种是由其祖先逐渐变化而产生的。研究不同物种的相同和相异之处,并将它们与从前存在的生物比较,可以找出不同物种之间的演化关系。右图显示4层埋藏着化石的岩石,W是离地表最近的岩层。

1.最早期的化石埋藏在图中的_______层岩石中。
2.这些化石是下列()的证据。

A.蜗牛和鱼出现竞争 B.鱼捕食蜗牛
C.蜗牛由鱼进化而成 D.鱼和蜗牛的进化

3.举出化石作为生物进化证据的2项不足之处。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家们从各种证据得出生物进化的历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右图是生物进化历程简图。

4.根据上述规律在下列横线上填写与图中数字对应的动物类群。
动物类群:两栖动物、鱼类、鸟类、爬行动物。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兔传染性黏液瘤是1种由病毒引致的疾病,可把兔杀死。这种病毒曾被引入到兔的野生种群中,用以控制兔的数目。起初兔的数目明显下降,但过了一段日子,数目又再增加,而且那些兔对这种病毒已产生了抗性。
5.用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上述现象。
在某地区新建一蜗牛种群,蜗牛被鸟类捕食,鸟在石头上打破蜗牛,吃掉柔软的身体留下外壳。有的蜗牛有条纹有的则无条纹。记录的相关数据见右表。


有条纹的
无条纹的
活着的
200
400
破裂的
400
200


6.预测经过几个世代后,有条纹和无条纹的基因频率将发生的变化是。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的问题。
为探究青霉素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某学生在涂布大肠杆菌的平板培养基上,依次放置浸有不同浓度青霉素溶液的圆纸片,并将培养基置于37℃恒温培养,3天后,培养结果如图1所示。

1.图示实验的原理是
2.图中浸无菌水圆纸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果科学、可靠,并控制青霉素剂量,
对圆纸片的要求是
4.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小组用上述实验方法研究了相同浓度的5种抗生素对枯草杆菌生长的影响,在图2中表示处理方案,并对处理加以注解。

6.上海将抗生素列为处方药的主要目的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