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甲、乙两地相似的地理特征有()
A.农业比较发达 | B.气候较周边地区凉爽 |
C.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 | D.植被以森林为主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由图可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文森山位于南极点正西方 | B.南极大陆冰层覆盖均匀 |
C.大陆基底地形起伏大,海拔高 | D.和平站濒临印度洋 |
关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位置会移动②高度会变化③南极大陆的最高点④一直是南磁极所在地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南极洲和北冰洋都位于高纬度地区,但南极洲比北冰洋更冷,有关这个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南极洲热容量比北冰洋小 |
B.南极洲地势比北冰洋高 |
C.南极洲阴雨天气比北冰洋多 |
D.南极洲冰层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比北冰洋强 |
读某地地形剖面图以及气温、降水量随地形分布示意图,回答27-28题。有关图中山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山肯定位于北半球 |
B.该山出现永久积雪的最低海拔约为5003米 |
C.该山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位于1月、7月气温最低的地方 |
D.A坡是迎风坡的可能性大于B坡 |
图中反映的地段,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山麓B地区的自然带最可能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B.亚寒带针叶林带 |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D.热带雨林带 |
读"沿45°E经线各地某时刻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分布图",回答25-26题。
1. |
此时国际标准时间是:
|
2. |
与上图对应的太阳光照图正确的是(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
下图是某区域等年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23~24题。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 B.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 |
C.由西向东逐渐减少 | D.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
沿图中甲乙线,从甲至乙地理事物的变化正确的是( )
A.高寒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B.地势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 |
C.干旱、水土流失、台风 |
D.青稞、小麦、水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