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是光照图(斜线表示黑夜)回答1~4题。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
| A.10°S,150°E | B.23°26′S, 150°E | C.10°S,120°E | D.23°26′S, 150°W |
若该图的极昼区不断扩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天气 | B.我国华北地区沙尘天气频繁发生 |
| C.墨西哥湾海区附近频繁发生飓风灾害 | D.欧亚大陆形成热低压中心势力不断增强 |
欧洲航天局卫星图片显示,南极威尔金斯冰架又出现了新的裂痕,这将增加冰架分崩离析的危险。
其原因是:( )
| A.厄尔尼诺现象加强 | B.海洋污染加剧 |
| C.人类在南极地区活动频繁 | D.全球气候逐渐变暖 |
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胜利建成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80°25′01〞S,77°06′58〞E),此站位于中山站(69°22′S,76°22′E)的方向是( )
| A.东南方向 | B.西南方向 | C.东北方向 | D.西北方向 |
读我国某区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的 积温”图,完成问题
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区域的地势特点是( )
| A.东高西低 | B.西北高,东南低 |
| C.北高南低 | D.南北高,中间低 |
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水热条件最好的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该表示意某校地理学习小组对我国某地区农业种植方式的调查情况。根据材料回答问题。从传统种植方式看,该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 A.水田农业 | B.牧场畜牧业 |
| C.旱作农业 | D.高度发达的商品混合农业 |
根据农业种植方式判断,该地区可能是( )
| A.东北平原 | B.华北平原 |
| C.长江中下游平原 | D.珠江三角洲地区 |
藏族的传统服饰是掉袖藏袍,与这一服饰文化形成有关的自然条件是当地
| A.昼夜温差大 | B.降水稀少 | C.气压低 | D.地形崎岖 |
“货物生成密度”是指一个区域货物发送量与其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单位为吨/
万元)。一般而言,经济愈发达,以工业成品运输为主,货物运输量愈少;经济愈落后,以原材料运输为主,货物运输量愈大。该图是我国某年货物生成密度类型区(a、b、c、d四类型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据图中分析,“货物生成密度”低,经济发达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以原材料运输为主,货物运输量大,人均GDP较高的类型是
| A.a | B.b | C.c | D.d |
工业结构关系可分为互补性结构关系和竞争性结构关系两种。下表为我国部分省区之间的工业结构相关系数(S),S越大,结构越相似,竞争越激烈,读该表完成问题。
与湖南省竞争关系最强的一组省区是
| A.桂赣 | B.粤闽 | C.滇赣 | D.桂滇 |
下列推断最可能的是
| A.福建向云南提供劳动力 | B.广东向广西提供资金 |
| C.湖南向江西提供资源 | D.江西向广西提供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