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植物的染色体数是24,其大孢子母细胞发生了减数分裂,所形成的细胞有三个退化,一个细胞发生三次有丝分裂,共形成几个细胞?其细胞中各含有多少条染色体
A 4个细胞,各含有12条染色体 B 4个细胞,各含有24条染色体
C 8个细胞,各含有12条染色体 D 8个细胞,各含有24条染色体
两个杂合体杂交,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这两个杂合体的基因型是
A.AaBb×aabb | B.AaBB×AABb |
C.AaBb×AaBb | D.AaBb×Aabb |
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
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 B.同源染色体联会 |
C.有纺锤体形成 | D.着丝点分开 |
在遗传学实验中,F1与隐性类型测交,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应为( )
A.与F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相同 |
B.四种1∶1∶1∶1 |
C.两种1∶1 |
D.两种或四种1∶1或1∶1∶1∶1 |
如图所示,卵原细胞内含有Aa、Bb两对同源染色体,已知此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Ab,则其产生的3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分别为( )
A. AB、Ab、Ab
B. Aa、Bb、AB
C. Ab、aB、ab
D. Ab、aB、aB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A.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分离比接近1:1 |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
D.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