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地震造成巨大的危害。另外,5月13日地震灾区有中到大雨。
材料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三:小流域开发是山区综合开发的主要内容,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但无疑也会对原有的植被、生态环境带来影响。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开发与保护并举的方针,确保小流域资源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核心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小流域开发中,应当遵循和落实生态区域的本质要求,无论是项目的选择规划,还是基础设施的布局建设都要先考虑到环境的保护。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既不能片面强调保护,捆住我们的手脚,也不能过分追求开发,破坏了环境。
读材料二,说出“等高线地形图”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并分析该地形对天气及气候的影响。
“等高线地形图”中,C城已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试分析该商业中心形成的区位条件有哪些。
B河是A河的支流,试运用材料内容对A河流域开发提出合理化建议。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2010年玉树地震相关资料。

材料二 下列左图为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右图为地震波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

(1)为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迟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是

A.玉树 B.成都 C.上海 D.北京

(2)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要了解青海省地球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_____,材料二右图中A为____波B为______波,并写出其判断依据。
(3)在地壳等厚度线图中,0千米表示______(界面),说出该区域地壳厚度大致分布规律_________根据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可以推断出,玉树地震的震源位于_______。(填地壳、地幔或地核)

读图,某学校操场上,O处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OP表示正午时旗杆在地面的影子,其长度随季节发生变化,6月22日缩短为零。M处有一棵树,OM垂直于OP。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___月____日OP最长,三个月后,该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
(2)M处的树位于旗杆的方向,其精确的纬度______。
(3)____月___日至_____月_____日,OP长度变短。
(4)整个6月份,OP长度如何变化?
(5)该学校楼顶要放置太阳能热水器,冬至日角1调整为_____度效果最好

图甲为“某日极点太阳照射投影图” ,图乙是“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 分)

(1)图甲是北半球的_____(填二分二至)节气的光照图,是图乙中___点位置,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________。
(2)此时A点的地方时为 ____点,该日B地的昼长为_____小时。地球上有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是_____;此时新的一天的经度范围是______。
(3)ABCDE五地其地球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排列为________
(4)画出图乙中①位置的光照图。(侧视图)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A城市在B城市的方向。
(2)D区域的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以上,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3)简述两图中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及主要原因和意义。

所给三幅图中,甲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图反映甲图中的P地河谷剖面,丙图反映甲图对应的湖泊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河流流向是;P地附近河谷的成因和下列哪种地形的成因相同

A.渭河平原 B.西欧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黄土高原

(2)若在Q处建大坝,对P处河流的水文特征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3)S城市的海滨浴场游客云集的季节,湖泊蓄水范围接近右图a、b中的 (a、b)。分析该地区此季节吸引游客的自然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