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湖南怀化学院的大学生洪战辉在家庭屡遭变故的情况下,12年来克服种种困难,把一个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弃婴一手养大,靠做小生意和打零工赚钱供自己和妹妹读书。洪战辉认为:“一个人自立自强才是最重要的”“做人应该有责任心,能担多大的责任,方能成就多大的事业。”洪战辉通过奋斗改变命运的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结合材料,谈谈洪战辉的事迹对青年学生成才有何哲学启示?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实现人生价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奥运会在中国举办,是对中国国家动员能力和凝聚力的一次空前考验。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一项调查显示,中国超过96%的公民支持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之后北京奥运会筹办和主办期间,北京动员了10万赛会志愿者、40万城市志愿者、100万社会志愿者以及20万“拉拉队”志愿者;为保证奥运期间的空气质量,几百万北京驾驶员自觉遵循“单双号限行,黄标车禁止上路”的规定,类似的例子很多。为奥运做贡献,即使造成一些不方便,中国民众也没有怨言。
英国《经济学家》记者金焱说,她一直想探究中国为什么拥有如此巨大的感召力、组织力和动员力,这种巨大的能量又来自哪里。她相信在奥运会顺利结束之后,自己会有一个初步答案。
在经历了2008年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后,相信你能从《文化生活》角度给她一个明确答案。

材料一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材料二“多难兴邦”。无论是冰雪灾害,还是汶川地震,每一次灾难,都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是对民族力量的一次凝聚。面对灾难,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舍小家顾大家,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
结合材料,从文化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凝聚民族的重要因素。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以下是其中的两个:
其一: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其二: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几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踢郭臣,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结合以上材料,回答
(1)说明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2)结合材料和现实,谈谈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2008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我国发生了三件惊天动地、令全世界瞩目的大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奋勇夺取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又获得圆满成功。阅读材料,回答以下各题:
材料一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中华大地开展了一场气壮山河、情满人间的抗震救灾伟大斗争。在这场斗争中,上自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广大民众,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地不分南北,人无论老幼,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心都连在一起,真正做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这场斗争中,民族精神得到极大的洗礼,民族力量得到极大的凝聚。这场抗震救灾斗争既从伟大的民族精神中汲取力量,又赋予民族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开拓和提升了民族精神的新境界。有这种精神作支撑,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联系材料谈谈你对民族精神的理解。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成功飞上太空,正常入轨,9月27日,航天员圆满完成出舱活动。为庆祝“神七”的成功,某校高二(3)班组织了“太空漫步,神七壮怀”的主题班会活动。现在请你一起参加。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时代必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在班主任的提议下,同学们决定在全校发起一个倡议:“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从我做起。”
在倡议中要阐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请你提供理论支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