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学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缺K会使马铃薯减产 |
B.动物血液中Ca2+含量太低,会引起抽搐现象 |
C.降落叶与正常叶相比Ca和Mg的含量基本不变 |
D.N是构成叶绿素、蛋白质、核酸等的成分,N素供应不足会使光合作用下降 |
由地震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岛上鸟类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两岛上的鸟类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物种的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
B.甲岛较乙岛鸟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 |
C.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且两个基因库间的差异越来越大 |
D.两岛上鸟类的种类虽然不同,但最终两岛上鸟类的数量趋于相同 |
右图表示某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如乙为农作物害虫,t4时间点防治最好 |
B.t38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
C.t28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
D.甲、乙两种群肯定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由强→弱 |
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初(原)生演替历程短.速度慢 |
B.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 |
C.在演替早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显著变化 |
D.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是次生演替的一个例子 |
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A.改变培养液的pH值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 |
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
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 |
D.营养条件并非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
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试管号 |
I |
Ⅱ |
Ⅲ |
Ⅳ |
||||
培养液体积(mL) |
10 |
5 |
10 |
5 |
||||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
10 |
5 |
5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