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回答(1)~(2)题。
上海的年平均太阳辐射量高于德国和日本,是因为 ( )
A.地势高,空气稀薄 |
B.河湖纵横.太阳有效辐射强 |
C.地面裸露,比热容大 |
D.纬度偏低,晴天多 |
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 )
A.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 |
B.是我同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
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
D.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 |
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原区
A.岩石风化程度越来越高,主要风化类型依次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化学风化 |
B.人类活动渐次减弱,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 |
C.主要地貌景观依次为水成地貌-风成地貌-冰成地貌 |
D.地势逐级升高,年降水量逐渐增加 |
下列关于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泥石流是我国西南地区常见的地质灾害 |
B.台风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是由热带反气旋强烈发展而成 |
C.寒潮过境时,会出现气压降低,大风,雨雪等灾害性天气 |
D.旱灾是我国常见气象灾害,其中华北地区易出现伏旱,长江流域易出现春旱 |
下列关于黄河与长江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发源于中国地势的第一阶梯,都流经高原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
B.长江与黄河的中游都位于中国地势的第二阶梯,水土流失严重 |
C.长江与黄河的上游都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
D.长江与黄河的下流河面开阔,均是中国的“黄金水道” |
“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上过”这是黄土高原一项主要人文景观。此景观的塑造与当地哪一因素的关系最为密切()
A.农业 | B.气温 | C.土质 | D.交通 |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年份 |
森林覆 盖率 |
耕地面 积 |
年降水 量 |
气温年 较差 |
河流含 沙量 |
粮食平 均亩产 |
粮食总 产量 |
1985年 |
19% |
333km |
520mm |
38℃ |
10% |
205 |
1.025亿kg |
1995年 |
10% |
478km |
450mm |
42℃ |
35% |
135kg |
0.975亿kg |
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 D.人口增长过快 |
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A.风沙危害严重 | B.水土流失加剧 | C.大陆性气候减弱 | D.光照条件变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