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表完成l~3题。
类地 行星 |
质量 (地球为1) |
体积 (地球为1) |
平均密度 (g/cm3) |
公转周期 |
自转周期 |
水星 |
O.05 |
0.056 |
5.46 |
87.9d |
58.6d |
金星 |
0.82 |
0.856 |
5.26 |
224.7d |
243d |
地球 |
1 |
1 |
5.52 |
1a |
23h56min |
火星 |
0.1l |
0.150 |
3.96 |
1.9a |
24h37min |
从表中可以看出地球与火星
A.质量相近 | B.体积接近 |
C.公转周期最为接近 | D.白转周期相近 |
材料中所反映的太阳系的众行星,其绕日公转方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同向性——各行星的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 |
B.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在同一平面 |
C.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近似正圆的椭圆 |
D.各行旱都在各自的轨道上按一定规律绕日运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
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一下,则 ( )
A.地球上将会被水淹没,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
B.地表温度太高,原子无法结合起来形成生物大分子,也就不会有生命物质 |
C.地球上将不会有大气 |
D.地球上将只有固态和晶体物质 |
图甲为美国四大区域人口变化图,图乙为美国的四大区域划分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900年~2000年,美国四大区域人口变化特点是
A.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
B.人口主要从中西部迁往东北部 |
C.美国人口地区分布趋向平衡 |
D.美国南部人口增长快于西部 |
美国西部沿海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是
A.科教发达 | B.交通便利 |
C.气候宜人 | D.环境优美 |
下图为世界某海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甲海域属于
A.太平洋 | B.北冰洋 |
C.印度洋 | D.大西洋 |
乙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
B.温带季风气候 |
C.极地气候 |
D.温带海洋性气候 |
下列地理现象会在丙所在大洲出现的是
A.太阳直射 | B.气候干燥 |
C.草场广布 | D.森林密布 |
下图为德国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小题。德国北部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A.地形不平 | B.水分不足 |
C.光热不足 | D.土壤贫瘠 |
有关莱茵河航运价值评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缓,利于通航 |
B.夏汛明显 ,河流水量大,航运条件好 |
C.流经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客货运输量大 |
D.无结冰期,四季可通航 |
德国的高新技术工业(宇航工业、微电子工业)主要分布于
A.莱茵河口 | B.南部地区 |
C.鲁尔工业区 | D.东北部地区 |
左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右图是风力统计曲线,其中两条对应左图中甲、乙两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甲、乙两地对应的风力统计曲线是
A.甲-①、乙-② |
B.甲-②、乙-① |
C.甲-②、乙-③ |
D.甲-③、乙-② |
造成甲、乙两地一年中风力大小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
B.地形起伏高低 |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D.海陆位置 |
下图为埃及土地农业利用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关于该国土地农业利用分布对应正确的是
A.①旱地②绿洲③草地牧场④灌溉农业 |
B.①绿洲②草地牧场③灌溉农业④旱地 |
C.①旱地②灌溉农业③绿洲④草地牧场 |
D.①灌溉农业②草地牧场③旱地④绿洲 |
影响该国人口分布最主要的因素是
A.地形 | B.水源 |
C.交通 | D.气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