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表完成l~3题。
| 类地 行星 |
质量 (地球为1) |
体积 (地球为1) |
平均密度 (g/cm3) |
公转周期 |
自转周期 |
| 水星 |
O.05 |
0.056 |
5.46 |
87.9d |
58.6d |
| 金星 |
0.82 |
0.856 |
5.26 |
224.7d |
243d |
| 地球 |
1 |
1 |
5.52 |
1a |
23h56min |
| 火星 |
0.1l |
0.150 |
3.96 |
1.9a |
24h37min |
从表中可以看出地球与火星
| A.质量相近 | B.体积接近 |
| C.公转周期最为接近 | D.白转周期相近 |
材料中所反映的太阳系的众行星,其绕日公转方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 A.同向性——各行星的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 |
| B.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在同一平面 |
| C.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近似正圆的椭圆 |
| D.各行旱都在各自的轨道上按一定规律绕日运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
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一下,则 ( )
| A.地球上将会被水淹没,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
| B.地表温度太高,原子无法结合起来形成生物大分子,也就不会有生命物质 |
| C.地球上将不会有大气 |
| D.地球上将只有固态和晶体物质 |
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联合国大会决定将2011年定为国际森林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000多万公顷的森林被毁坏,导致全球森林被毁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将森林开垦为农田 ②非可持续性的采伐木材③开辟森林修建居住地和道路 ④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我们应该()
| A.封山育林,禁止对森林的砍伐 |
| B.注重开发,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
| C.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和买卖 |
| D.采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 |
读“中国西北地区局部图”,完成下面问题。
图中有明确区域边界的是()
| A.库布齐沙漠 | B.土默川平原 |
| C.呼和浩特市 | D.阴山山脉 |
河套平原从“地固泽卤,不生五谷”发展成为“塞外粮仓”主要是由于该地()
| A.地质条件稳定 | B.年降水量增多 |
| C.灌溉条件改善 | D.黄河水量减少 |
河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湿地破坏 | B.森林锐减 |
| C.水土流失 | D.土壤盐渍化 |
造成河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土壤 | B.海拔 |
| C.水 | D.热量 |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
|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
|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
|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
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A.A—B—C B.B—C—A
C.C—A—B D.B—A—C
下图示意某地理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图层。完成下列问题。
叠加丙与丁图层可以研究()
| A.河流分布 | B.地形特征 |
| C.商店布局 | D.客货流量 |
为了较合理地得出丙图,需要叠加的图层有()
| A.甲与乙 | B.甲与丁 |
| C.乙与丁 | D.甲、乙、丁 |
位于美国东南部的田纳西河流域曾经是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后来经过该流域管理局(TVA)的治理,从根本上改变了流域落后的面貌,并在田纳西河流域形成了工业走廊。据此回答问题。田纳西河流域以梯级开发为核心,主要是因为流域内()
| A.多山,河流落差大且水量丰富 | B.地形平坦,河水稳定 |
| C.自然差异大 | D.降水量大 |
田纳西河流域工业走廊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A.修大坝,使通航条件大为改善 |
| B.大规模的水电开发 |
| C.旅游业带来经济收入 |
| D.防治污染,提高田纳西河的水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