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离子的浓度差是靠主动运输的方式维持的。由图分析可知进入细胞内的物质有 ( )
A.K+和Mg2+ | B.K+和Na+ |
C.Na+和Cl- | D.Mg2+和Cl- |
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 |
B.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
C.导致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下降、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 |
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 |
下图为人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两种机理示意图,说法错误的是( )
A.激素A可能是胰岛素,可以直接进入细胞内起作用 |
B.激素B不需要进入细胞就能起作用 |
C.某个靶细胞可能同时存在上述两种作用机理 |
D.由题5图可知激素只是一种信号分子,启动和调节相应的生理过程 |
环磷酰胺可以抑制DNA的合成,故可作为治疗癌症的化疗药物,但在较高剂量下对机体免疫力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β﹣葡聚糖可以促进淋巴因子等各种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促进吞噬细胞的成熟,对接受化疗的机体的免疫力有一定的恢复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推测环磷酰胺作用于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 |
B.β﹣葡聚糖能通过促进淋巴因子的合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从而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 |
C.吞噬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与之相关的化学成分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
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 |
下图是受损的DNA分子在人体内的自动切除、修复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酶1作用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 |
B.该修复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C.图中的结构缺陷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碱基错配或修饰 |
D.酶4应该是DNA聚合酶 |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有几项( )
①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使用层析液提取色素
②调查人群中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应选择有该遗传病的家族
③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可被苏丹III染成红色,或被苏丹Ⅳ染成橘黄色
④用15N标记某精原细胞的全部DNA,放入14N的培养液中让其完成减数分裂,则形成的4个精细胞中有一半是有放射性的
⑤煮沸后的牛奶依然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A.1项 | B.2项 | C.3项 | D.4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