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没有核糖参与组成的结构或物质是 ( )
A.线粒体 | B.核糖体 | C.质粒 | D.酶 |
性染色体为(a)XY和(b)YY的精子是如何产生的?()
A.a减数第一次分裂性染色体不分离,b减数第一次分裂性染色体不分离 |
B.a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b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 |
C.a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不分离,b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 |
D.![]() |
关于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需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 |
B.配制的培养基也适合噬菌体生长和繁殖 |
C.转化的有效性与提取的DNA纯度密切相关 |
D.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
如果用3H、15N、35S、32P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和3H | B.可在DNA中找到3H、15N![]() |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
D.可在DNA中找到15N、35S、32P |
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TMV)中分离出a、b两个不同品系,它们感染植物产生的病斑形态不同。下列4组实验(见下表)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实验 |
实验过程 |
实验结果 |
|
病斑![]() 类型 |
病斑中分离出![]() 的病毒类型 |
||
① |
a型TMV→感染植物 |
a型 |
a型 |
② |
b型TMV→感染植物 |
b型 |
b型 |
③ |
组合病毒(a型TMV的蛋白质+b型TMV的RNA)→感染植物 |
b型 |
a型 |
④ |
组合病毒(b型TMV的蛋白质+a型TMV的RNA)→感染植物 |
a型 |
a型 |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玉米种子在黑暗中萌发,测定胚芽鞘与幼根中各部分生长素含量,结果如图A所示。切除长势相同的多个玉米胚芽鞘的顶端,然后在其左侧分别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保持在黑暗中12h。胚芽鞘可能向右弯曲(如图B所示),弯曲角度与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如图C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A和图C的结果都说明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双重性 |
B.调节根尖伸长区细胞伸长生长的生长素来源于胚芽鞘尖端 |
C.图B所示的实验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是为了排除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D.上述实验说明了种子萌发受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共同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