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读图回答问题。

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战略决策。
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地区。在四大地区中,1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地区与_____   地区。
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_____地区与____地区向____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从流入区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图2反映的是人口与环境发展的一种关系模式。读图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可持续发展观点对“如何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闭幕。在本次气候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进一步阐明了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则、立场,并宣布中国进一步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节能减排的措施。
材料二 世界气候大会的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1)简述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2)在哥本哈根大会上,与会各国在碳减排方面完全没有达成共识,为什么海岛国家代表很沮丧?
(3)近年来我国政府号召“节能减排”,请简要分析这一举措的重要意义。
(4)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为什么需要国际合作?

目前,我国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一方面以城市为中心,以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为重点的环境污染仍在加剧;另一方面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结合我国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代表水土流失、酸雨危害、森林锐减、水体污染的图例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丙、甲、丁、乙 D.丁、丙、乙、甲

(2)图甲中A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形成原因是  
(3)图甲中C地区荒漠化加快的人为原因有  
(4)图甲、乙中都反映我国南方为重酸雨区,简述其主要危害。
“长三角”地区拟启动市场杠杆治污,试评价这种做法的好处。

读全球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④三处中,地壳较不稳定的是   ,主要原因是  
(2)图中c处洋底年龄比e处   ,因为  
(3)不同海岸有不同的特点,下列海岸类型中,适合作为日光浴、游泳场所的是  ,最适合开辟盐场的是  

A.基岩海岸 B.砂质海岸 C.淤泥质海岸 D.生物海岸

(4)2010年4月,在图中b海域西侧沉没的石油钻井平台发生严重漏油。试分析这次泄油造成受污区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

读我国沿海某区域海陆轮廓及垂直剖面示意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74年,我国东海大黄鱼的年产量达19.6万吨,此后迅速减少,到2002年只剩下0.55万吨。从1995年7月1日开始,东海、黄海实行伏季休渔制。
(1)图中e处的海底地形是  ,这里勘探到的海底矿产资源主要是  
(2)图中c、d海域相比,盐度较低的是  ,主要原因是  
(3)图中h地每年都有壮观的钱塘大潮,试简要说明这种现象对当地人类活动的有利影响。

(4)简析我国东海生物资源存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治理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上海、杭州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旅游城市。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上海将举行世博会,这会给“长三角”的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示意图
材料三云南省旅游竞争能力分析坐标图(图中对应的数字为1为自然资源,2气候条件,3历史遗迹,4民俗风情,5商品购物,6旅游饭店数量,7旅游收入,8A级景点数量,9交通成本,10政府投入,11旅游人才)

(1)成为旅游者的基础条件有    和经济收入。
(2)简要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简述此次世博会的举办对长江三角洲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4)据材料三分析,云南省旅游竞争能力强的表现方面主要有     ;今后云南旅游业发展最需要改进的方面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