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津北部山区开发了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城市游客前来观光、采摘果蔬、吃农家饭等。
山区农家乐旅游活动吸引城市游客的原因是;这种旅游活动对区域文化的积极影响是;若游客数量大幅度增加,旅游管理部门应根据,合理控制游客数量。
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阅读以下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湖南省、广东省简图。
材料二广东、湖南两省的区域综合发展指标。
地区 |
年度 |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三类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 (%) |
三类产业就业比重 (%)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
||||
第一 产业 |
第二 产业 |
第三 产业 |
第一 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 产业 |
||||
广东 |
1980 |
249 |
33.2 |
41.1 |
25.7 |
70.6 |
17.2 |
12.2 |
480 |
2005 |
21701 |
6.3 |
49.5 |
44.2 |
32.0 |
39.7 |
28.3 |
23603 |
|
湖南 |
1980 |
192 |
42.3 |
40.2 |
17.5 |
77.0 |
14.1 |
8.9 |
365 |
2005 |
6473 |
19.4 |
40.2 |
40.4 |
48.6 |
21.5 |
29.9 |
9616 |
数据中国统计年鉴(1980年~2006年)
材料三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装备、汽车、石化等重化工业。
(1)比较湖南、广东两省地势特征的显著差异。
(2)依据材料二,比较广东、湖南两省区域发展差异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分析湖南、广东两省在重化工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扬长避短、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图甲中甲省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花卉、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图乙与图丙分别是该省地形构成与农业产值结构状况,根据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该省中药材种类繁多的原因。
(2)分析该省农业结构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读“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列表比较A.B两地大气物理性质。
A地 |
B地 |
|
气温 |
||
气压 |
(2)若图示区域热力环流为白天的海陆风,则A.B两地为陆地的是,
当地吹风。
(3) 解释(2)题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
读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的日期约为。
(2)此时,地球运行在(填“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
(3)弧MAN是(填“晨”或“昏”)线。此刻,E地的地方时是: 。
(4)此时,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
结合资料回答:
资料1:“珠三角”东部的东莞号称“世界制造业名城”,每年吸纳外来民工500万人以上,东莞从2003年开始遭遇缺工问题,据统计,2004年全市缺工至少20万人,2005年据政府调查,缺工的确切数字是30万左右,严重缺工的有电子、玩具、制衣、电脑、制鞋等行业。
资料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振兴东北办正式发布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规划》中提出,要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型机械和大型成套装备制造业基地。
资料3:东北地区图(下图)
(1)“珠三角”出现结构性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受冲击最大的工业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使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珠三角”地区应该采取__________措施来应对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双选)
A.进行产业转移,近几年内把劳动密集型产业都转移到劳动力丰富的四川省 |
B.推动产业调整,增加技术型产业的比重 |
C.推行积极的人口政策,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减少对外来人口的依赖 |
D.企业进行生产技术改造,用机器替代人力,可以缓解对劳动力的需求压力 |
(3)东北地区图中以A山为界,甲、乙的农业类型分别为_________业、______业。
(4)东北地区土地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填写下表)
问题 |
对策 |
|
耕地 |
耕地破坏 |
① |
土壤 |
② |
增施有机肥料;植树造林 |
林草 |
比重下降,利用失调 |
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