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瀑布,中国最大的瀑布、中国最美六大瀑布之一。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白水河上,周围岩溶广布,河宽水急,山峦叠嶂,气势雄伟,历来是连接云南、贵州两省的主要通道。现有滇黔公路通过。白水河流经当地时河床断落成九级瀑布,黄果树为其中最大一级。
(1)下列有关该瀑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物质文化景观
B.该景观的形成与流水侵蚀有关
C.该瀑布壮观的原因与其所处的气候有关
D.该瀑布说明文化景观具有时代性
(2)有关该旅游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观赏时应注意观赏位置,采取仰观
B.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C.交通不便
D.最佳旅游季节为每年秋夏季
图为某岛屿简图,读图回答题。该岛地势
A.中部低,四周高 | B.中部高,四周低 |
C.西北高,东南低 | D.西南高,东北低 |
该岛的城市和公路分布具有
A.沿河谷分布的特点 | B.网格状分布的特点 |
C.环岛屿分布的特点 | D.与纬线平行的特点 |
关于陆地环境整体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陆地环境各要素是独立存在和发展的 |
B.陆地环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不同部分是没有显著差异的 |
C.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 |
D.某个陆地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
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题。下列实现图中①功能的是
A.我国的夏季风 |
B.副热带高气压带 |
C.长江 |
D.我国的冬季风 |
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
A.① | B.④ | C.⑤ | D.⑥ |
对野象生活习性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里。图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读图回答题。据图可以分析得出,公元前550年至公元1838年野象活动北界
A.不断北移 | B.不断南移 |
C.不断东移 | D.不断西移 |
公元前500年前,黄河流域的气候状况可能是
A.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 |
B.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 |
C.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 |
D.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 |
关于该历史时期气候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 |
B.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 |
C.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 |
D.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 ℃等温线的位置北移 |
古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古诗不仅诗句优美,表达作者情感丰富,同时还蕴含着科学知识。根据地域分异规律的知识及图,回答题。 “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其中描述的现象
A.是一种地方性分异规律 |
B.是两地水分差异造成的 |
C.是由于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 |
D.反映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角度理解
A.说明了冬季风到达不了玉门关 |
B.反映了从沿海到内陆水分条件的差异 |
C.反映了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种植 |
D.反映了玉门关以西绝对无杨柳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