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1)在理论上,上层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 。
(2)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层液的放射性含量 ,原因是 。
b. 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是否是误差的来源呢?理由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设计一个方法,来大量制备用32P标记的噬菌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每空2分)下表是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据表回答:
试管号 |
处理 |
现象(略) |
1 |
2ml H2O2 + 2滴蒸馏水 |
产生气泡很少 |
2 |
2ml H2O2+ 2滴FeCl3 |
产生气泡较多 |
3 |
2ml H2O2+ 2滴肝脏研磨液 |
产生气泡很多 |
4 |
2ml H2O2+ 2滴(煮沸)肝脏研磨液 |
基本同1 |
5 |
2ml H2O2+ 2滴肝脏研磨液 + 2滴5%HCl |
基本同1 |
6 |
2ml H2O2+ 2滴肝脏研磨液 + 2滴5%NaOH |
基本同1 |
7 |
* * * * * * * |
(1)比较2号与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酶具有,其作用原理是
2号与3号的对照中,自变量是。
(2)设置5号、6号、7号试管对照实验是要探究,7号试管的处理为。
(14分,每空2分)下图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
(1)比较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高等动物细胞内不含有[ ]和[ ](细胞器)。
(2)在动植物细胞中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
(3)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 ]和[ ]。
(4)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除了线粒体、核糖体外还有[ ]
(5)由纤维素和果胶形成的结构是[ ]。
(6分,每空1分).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A代表_______; D代表_____。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是一层______膜。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_______。
(4)在图示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__。主动运输的是____
(10分,每空1分)下列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据图回答:
(1)此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__。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_;⑥的名称是_________。
(2)图中表示R基的代号是______________;图中的氨基的代号是__________。
(3)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叫做,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_________。
(4)组成这类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
(5)此化合物中含有游离的氨基个,游离的羧基个。
某同学暑假放假期间,从事大豆田间管理,除感受到“粒粒皆辛苦”外,还尝试着将生物学的相关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请帮他完成以下内容。
(1)如果他想比较一下自家大豆与别家大豆的数量,那么他应该________。
A.一棵一棵去数进行比较
B.用样方法估算出种群密度进行比较
C.用标志重捕法估算出种群密度
D.用调查法统计出往年数量进行比较
(2)若大豆田中有某种害虫,为降低其种群密度,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
A.一个一个去捉
B.喷洒农药
C.释放一种特定激素诱捕
D.从外地引入该害虫的天敌
(3)该农田中有一种从外地带来的昆虫,在短期内,该昆虫会呈________增长,最终将呈________增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豆与大豆田中的杂草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角度阐述除草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人长期不种这块地,将会发生________演替。自然状况下,发生的演替将使物种丰富度________,自我调节能力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