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世界和中国古代文明史,并结合下图回答:
(1) 世界 ( 东半球 ) 四大文明发源地各是 : 洲的 A 、 B 、C ;和 洲的 D 。它们兴起的共同自然条件有
(2)四大文明发源地从空间范围覆盖上又可以说是四大 , 其共同的物质景观有 和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文汇报》2010年8月6日消息 风能是炙手可热的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着这个能源“新星”。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
材料2: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
(1)当发生材料2中图示情况时,应出现于下图中的______(时段)。
(2)“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材料2图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 ________(变大或变小)。
(3)试在材料2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
(4)上图为材料2图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所处位置的最终风向。
①该图所示地区位于( )
A.北半球 | B.南半球 | C.东半球 | D.西半球 |
②在图中箭头处画出风所受的力,用f1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f2表示地转偏向力,f3表示摩擦力。
读我国南方地区等温线分布图和海南岛某地气候资料图回答:(13分)
(1) 由材料看出昆明和台北纬度位置十分相近,但两地冬季温度差异大,主要原因是什么(从地形、海陆位置、洋流分析)?(5分)
(2) 与山东省相比,海南岛更有利于蔬菜生产,其气候优势有哪些?海南岛成为我国冬季的“菜篮子”,其冬季蔬菜生产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是什么?(4分)
(3) 近50年来洞庭湖与青海湖水面面积都在大幅度减小,分别说明其减小的人为原因。(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利比亚北临地中海(下图),海岸线长达1900余千米,全境95%以上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境内除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外,还有铁、钾盐、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也很丰富。
【材料二】 进入2011年后,利比亚政局动荡加剧,为确保我国人员安全,2011年2月23日开始我国政府通过海陆空多种途径将驻利比亚人员分批安全撤离。
【材料三】 利比亚石油生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70%,原油出口占出口总值的95%以上。该国农业非常落后,可耕地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1.2%,粮食需大量进口。当地名胜古迹众多却多年来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
(1) 图中A城市(31°12′ N,29°15′ E)是埃及的亚历山大,2月23日,我国首批从利比亚撒出人员先抵达该城,再从该城乘飞机返回北京。飞机起飞时当地时间(区时)为13时25分, 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1分)
(2) 利比亚海岸线漫长,但沙漠、半沙漠广布,主要原因是(2分)
(3) B城市此季节(2月)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 ,其所在区域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 从自然条件考虑,利比亚发展农业生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根据该国自然资源条件,利比亚可以发展的工业有(至少答三点)
(5) 根据材料三说出利比亚的产业结构特征并分析其经济发展还可采取哪些措施。
该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问题。(12分)
(1)右上图为甲区域局部放大,请在图中画出河流及其主要支流。(2分)
(2)该地区拟在图示M、N两地中选建取水口为沿海城市供水,哪个地点合适?简述理由(4分)
(3)简述该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构成对环境的潜在影响。(3分)
(4)该地区拟将湖泊北部山坡分成三类,分别实行封山育林、栽植经济林和适度规模的农业种植。试对该土利用方案进行合理划分并加以简要说明。(3分)
该图是东亚某沿海地区示意图,甲城历史悠久,乙是传统港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⑴制约乙港区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可能是。
⑵丙为新建成的以装卸、仓储、造船为主的港口城市,其发展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是。
⑶分析甲城市早期发展的有利条件。
⑷线路A、B是连接甲、丁两地的两个公路选线方案。你认为哪条线路更合理?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