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结合图和材料,回答11题。

材料: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建筑设计风格不仅融入了地方的传统文化特色,而且许多建筑的结构设计也体现了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
11.上面三种传统建筑都采用了用木桩或水泥柱将房屋架起来的方式,但它们的设计目的是不同的。请结合你所学的地理知识,简要说明这样设计的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分析回答问题。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________的过程,图中体现该过程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
(2)该过程中使图中城市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________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________污染等。
(3)该过程中城市对郊区农业资源与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如果你作为农民,可能在待开发土地上发展________等生产。

读下图,A、B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分析回答。

(1)A、B两类国家属于发达国家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B国人口年龄结构所反映出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问题。
(3)A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主要是___________型。
(4)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A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B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农业上一般认为,≥10℃积温(全年连续≥10℃日均温之和)2000℃等温线代表了种植水稻所需的最低积温线,积温达2300℃时,水稻可以稳定生长。读黑龙江省1980—1984年和1994—1999年积温均值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黑龙江≥10℃等积温分布特征,并简析原因。
(2)简述甲河的水文特征。
(3)分析乙地发展水稻种植的自然条件。
(4)≥10℃积温的变化对黑龙江省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影响农业选择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判断下列农业区位安排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①A种果树,理由
②B种小麦,理由
③C建养鸡场,理由
④D建养牛场,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2左侧为德国著名工业区,右侧为辽中南工业基地

材料二:材料一中,左图所示工业区以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为主的重工业基地,但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工业基地经济开始衰落,其中以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的衰落最为明显。为改造和振兴该工业区,该国从60年代开始对其进行综合整治,采取了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等措施,经过多年的努力,该工业区目前已从“煤钢中心”逐步变成一个煤钢产业与信息、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相结合,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环境优美的新经济区。
(1)根据材料一所提供的信息,运用地理知识分析两地工业发展的共同条件。


(2)鞍山钢铁企业拥有职工50万人,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等兴建的宝山钢铁企业,规模与鞍山钢铁企业差不多,但职工不足2万人。这反映了工业区位因素出现了什么变化?


(3)请借鉴德国传统工业区的整治措施,说说你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区的改革建议:(至少说出三条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