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2.(2009年包头模拟)奥运会奖牌的设计原则是:正面国际奥委会要求形象统一,背面则用来展示主办城市国家的文化特色。以前历届奥运会奖牌均为全金属材质,北京奥运会奖牌“金镶玉”的设计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将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奖牌上所用的玉来自青海的昆仑山玉石矿藏。昆仑玉的形成与 (选择填空)作用相关。
A.流水的风化侵蚀 | B.岩浆喷出 |
C.高温高压的变质 | D.外力的搬运与沉积 |
(2)北京奥运会奖牌独创地采用了“金镶玉”形式,属于文化扩散中的 类型。“金镶玉”在设计中赋予了众多中国文化要素,如玉璧、中国印、龙纹挂钩等,当各国运动员带着奖牌归国的时候,中华文化随之扩散到世界各地。
(3)简述中华文化空间扩散的特点和意义。
读下列两幅“城市功能分区因素图”(图2-1-42和图2-1-43),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表示商业支付地租能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反映城市中心对商业、工业、住宅吸引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
(2)右图体现了中心商务区的_______________分异,反映出的建筑高度与土地利用的规律是 _____________。
(3)受上面两图反映的因素影响,假设某城市各个因素均接近均质平原,该城市的结构模式应是________结构。
读“某城市工业分布状况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城市的形态是_________式。形成这种形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2)假设本城市周围存在农业,则该农业作用是为城市提供_________。而城市则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_________、_________等服务,带动本区域经济发展。
图2-1-34是“某城市简图”。当地夏半年盛行东南风,冬半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2-1-34
(1)用连线将该城市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绿地分别与相应字母符号连接,以示合理的厂址选择。
商业区 A
工业区B
居住区 C
绿地D
(2)用连线将该城市水厂、污水处理厂、重型机械厂和印刷厂分别与相应数字符号连接,以示合理的厂址选择。
水厂①
污水处理厂 ②
重型机械厂 ③
印刷厂 ④
(3)在A、B、C、D四区中,土地价格最高的应是_________区。
阅读图甲、图乙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北京市地形、水系示意图甲
两轴—两带—多中心模式图乙
北京日前公布了由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参与进行的《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该研究提出,北京将按照“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模式形成城市空间新格局(见图乙)。“两轴”即北京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沿线构成的十字轴,是北京的精髓;“东部发展带”是未来城市产业与人口布局扩展的主要地带;“西部生态带”则是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的调整改造,适度发展地带。“多中心”是指在市区范围内建设不同的功能区,分别承担不同的城市功能,并在区域范围内的“两带”上建设几个适合50万人口居住、就业的新型城市,以提高城市的服务效率和分散交通压力,缓解城市中心区人口过多的压力。
(1)根据下表中的北京多年平均气温、降水资料,描述北京的气温和降水的主要特征。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平均气温(℃) |
-4.3 |
-1.9 |
5.1 |
13.6 |
20.0 |
24.2 |
降水量(mm) |
2.6 |
5.9 |
9.0 |
26.4 |
28.7 |
70.7 |
月份 |
7 |
8 |
9 |
10 |
11 |
12 |
平均气温(℃) |
25.9 |
26.4 |
16.9 |
12.7 |
4.3 |
-2.2 |
降水量(mm) |
175.6 |
182.2 |
46.7 |
18.8 |
6.0 |
2.3 |
(2)水资源短缺是北京城市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建设节水型城市成为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其主要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②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 ③在山区修建大型蓄水工程 ④适度提高北京市居民生活用水的水价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3)结合图甲提供的信息,试分析将西部定为北京生态环境带的主要原因及意义。
(4)根据图甲、图乙说明东部发展带未来重点发展的主要产业部门,并分析发展这些产业的有利条件。
(5)预计到2008年,北京城市人口规模将达到1 550万。简述市区人口和工业过于集中所引起的城市环境问题,并根据所给材料归纳说明缓解上述问题的主要措施。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拟新建一居民区,有A、B、C三个地点可供选择,其中较适宜的是____________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拟新建一个化工厂,拟在①②③处中进行选择,较适宜的是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在甲、乙、丙三处中,绿化带宜营造在___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4)在图示范围内要选址新建一座硫酸厂,应靠近______________布局;选址新建一建筑材料厂,拟布局在______________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