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镇政府修筑公路时,需占用一村民的承包地。在没有与该村民达成有效补偿协议的情况下,便组织人员将其承包地上的庄稼毁掉。该村民要求镇政府对此事予以合理解决,但未得到答复。于是,该村民向县人民法院提出了诉讼,将镇政府推上了被告席。法院经过认真地庭审调查,作出判决,责令被告对原告作出合理赔偿。这一案例适用于下列哪一法律(  )

A.《刑事诉讼法》 B.《民事诉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改革开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明朝时,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长期如吾土,小民似纺织所成,或纱或布,侵晨人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当地出现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
B.大量棉纱纺织品投入市场
C.有的城市发展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D.商品经济渗透到浙江农村

方田均税法和一条鞭法当时都遭到大地主反对,主要是因为这两种税法

A.把徭役和杂税分摊到田亩上
B.只征收实物
C.按田亩多少征税
D.必须把实物变卖成银两交纳

下列农作物传人我国的先后顺序是①胡萝卜②占城稻③甘薯④胡椒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
D.②①④③

下列关于古代四川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三国时期丝织业比较发达
B.唐朝时有著名的绞锦产地
C.北宋时丝织技术水平居全国首位
D.明朝时有著名的木材市场

下列反映北宋社会经济发展的是①浙江、淮河流域种植了占城稻②长江、淮河流域种植了棉花③四川纺织技术水平最高④泉州成为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