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动物细胞中得到两类大分子有机物X、Y,已知细胞中X的含量大于Y,用胃液处理,X被分解而Y不变。X含有化学元素N,有的还含有S,Y含有化学元素N和P,它们与碘都不发生颜色反应,细胞膜上有X而无Y。下列有关X、Y的叙述,错误的是( )
A.X可能是蛋白质 |
B.Y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苷酸 |
C.细胞膜上的X可能是载体 |
D.Y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
据报道,PBA和TUDCA两种化合物有助于Ⅱ型糖尿病的治疗,这两种药物可以缓解“内质网压力”(指过多的物质如脂肪积累到内质网中使其出错的状态)和抑制JNK基因活动,以恢复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正常血糖。现已用Ⅱ型糖尿病小鼠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肥胖可能与Ⅱ型糖尿病的病因有关 |
B.内质网功能出错影响了胰岛素的加工 |
C.JNK基因活动受抑制是Ⅱ型糖尿病的另一病因 |
D.Ⅱ型糖尿病小鼠胰岛素的分泌与高尔基体有关 |
下图表示胰岛素分子中一条多肽链,其中有3个甘氨酸(结构式:NH2—CH2—COOH)且位于第1、8、23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多肽至少含有一个羧基(位于第1位)和一个氨基(位于第30位) |
B.用特殊水解酶除去图中3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比原多肽多5个氧原子 |
C.用特殊的水解酶选择性除去图中3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中有4条多肽 |
D.该多肽释放到细胞外需要经过两种细胞器的加工 |
艾弗里完成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后,一些科学家认为“DNA可能只是在细胞表面起化学作用,形成荚膜,而不是起遗传作用”。同时代的生物学家哈赤基斯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分离出了一种抗青霉素的突变型(记为抗—S),提取出它的DNA,将DNA与对青霉素敏感的R型菌(记为非抗—R)共同培养。结果发现,某些非抗—R型菌已被转化为抗—S型菌并能稳定遗传。下列关于哈赤基斯实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实验证明:细菌中一些与荚膜形成无关的性状(如抗药性)也会发生转化 |
B.抗—S型菌的DNA中存在抗青霉素的基因和控制荚膜合成的基因 |
C.实验结果表明:上述对艾弗里所得结论的怀疑是错误的 |
D.非抗—R型菌转化为抗—S型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
2011年夏季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基因密码是由中国科学家破译的,中国正在重获科技大国的地位。下列有关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的遗传信息只存在于DNA分子中 |
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而原核生物因没有成形细胞核,故遗传物质是RNA |
C.原核生物的DNA上不存在密码子,密码子只存在于mRNA上 |
D.在真核生物细胞内,既能以DNA为模板转录形成RNA,也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形成DNA |
分析下面家族中某种遗传病系谱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Ⅲ8与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
B.理论上,该病男女患病概率相等 |
C.Ⅲ7肯定有一个致病基因由Ⅰ2传来 |
D.Ⅲ9和Ⅲ8婚配,后代中女孩的发病概率为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