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09年全国卷Ⅰ)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念奴娇·梅
辛弃疾
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笑杀东君①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骨清春嫩,迥然天与奇绝。
常记宝篽②寒轻,琐窗③人睡起,玉纤轻摘。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不如归去,阆苑④有个人忆。
注:①东君:司春之神。②篽:禁苑。③琐窗:为雕刻或绘有连环形花纹之窗。
④阆苑:传说中在昆仑山之巅,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在诗词中常用来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词的上片是如何描写梅花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这首词中的“梅”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梅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各题。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①。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①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御街行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来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1)请赏析“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2)下阕是怎样抒发愁情的?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释】①牛渚:今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②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乘月泛舟,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讽咏自己的咏史诗,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清代汪士缜评价这首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对颔联的一个“空”字极为赞赏,认为意蕴丰富,请简析。
结合全诗,谈谈尾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无尽情思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茶瓶儿
宋·李元膺
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缕》 。歌罢花如雨。翠罗衫上,点点红无数。
今岁重寻携手处,空物是人非春暮。回首青门路。乱红飞絮,相逐东风去。
注:①《金缕》即《金缕衣》,是一首曲调柔媚的歌曲。②青门:古长安城门名。
这首词上片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
请从虚实的角度对全词进行赏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