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8年5月29日,广东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动员和部署全省进一步推进“双转移”工作,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材料一:“双转移”具体是指珠三角的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图中箭头①);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图中箭头③),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图中箭头②)。

广东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方向示意图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广东省大致处于工业化        阶段,珠江三角洲处于工业化         阶段。广东省内的工业化发展存在明显的             
简述广东省1998—2004年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目前,珠三角移出的产业主要是     密集型产业。造成这类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有        (填正确项字母)。

A.工资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 B.建设用地紧张,土地成本上升
C.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推动 D.资源、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

E.本地产业升级的需要            F.其他地区具有市场、技术方面的优势
简述“双转移”对粤东、粤西、粤北欠发达地区的影响。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环境保护】
自2003年三峡库区开始蓄水以来,长江上游及支流内大量漂浮物进入三峡库区,在江面上形成巨型漂浮带,截至2013年底,重庆库区累计清理长江漂浮物多达130万吨。(如图)

说明漂浮带产生的危害及难以治理的原因。

【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干热风是小麦扬花灌浆期间出现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综合性农业气象灾害。下图是河南省某地1951年~2000年后干热风日数年代变化统计图。

试分析干热风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旅游地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318国道川藏(成都至拉萨)线段,全程2166千米,沿途共翻越4000米以上的大山12座,跨越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帕隆藏布江等汹涌湍急的江河,最大相对高差达4500多米,沿途景色壮丽、多样,既有雪山、冰川、森林、草原、峡谷等自然景观,又有藏族村寨、寺庙等人文景观,因此,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户外活动者尤其是青年人骑行川藏线。但路途漫长,地势起伏大,自然环境多变,对每一个骑行者的体力、意志和应变能力都是不小的挑战。

说出骑行川藏线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和旅途中应注意的问题。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甲、乙两地气候的差异,并分析原因。(8分)
(2)描述图示南部区域地形的主要特征。(6分)
(3)图中R区域的沼泽在不同季节会呈现离合变化的现象,简析其原因。(8分)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甲地每年大风日数约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

(1)描述图示区域城市的分布规律并简析原因。
(2)简析甲地发展风力发电的有利条件。
新鲜葡萄直接在太阳光下暴晒,制成的葡萄干会发酸。乙地区夏季利用荫房(如图)晾制的葡萄干享誉世界。荫房是指状如碉楼的土坯建筑,四壁镂出密密麻麻的洞孔,在房内设置挂架,以挂晾葡萄。

(3)从当地气候的角度,说出乙地夏季利用荫房晾制葡萄干的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