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建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例如:向小康、孙建国、李文革、周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四人年龄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 A.周跃进、孙建国、向小康、李文革 | B.向小康、李文革、孙建国、周跃进 |
| C.向小康、李文革、周跃进、孙建国 | D.孙建国、李文革、周跃进、向小康 |
拉莫特•勒瓦耶在《异教徒的德行》中写到:“人们可以说孔子和苏格拉底一样,运用他们在伦理方面的权威,使哲学回到人间。”以下能够充分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 A.他们都强调道德对于人的重要性 |
| B.他们都追求个性的自由发展 |
| C.他们都关注知识对人的改造 |
| D.他们都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
黄宗羲说:“有明(明朝)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指朱元璋)罢丞相始也。”据此可知,黄宗羲主张( )
| A.反对纲常名教 | B.实行君主立宪制 |
| C.加强中央集权 | D.限制君主权力 |
黄宗羲指出“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敛矣,而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对该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 A.发展商业,工商皆本 | B.治贫须与治愚相互结合 |
| C.整顿吏治,惩治腐败 | D.统治者应实行轻徭薄赋 |
大多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试图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价值导向。这种“新的价值导向”最有可能是( )
| A.民主科学,人文启蒙 | B.考据训诂,追求本真 |
| C.经世致用,实事求是 | D.精神修养,理想人格 |
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哲理化的阶段。程颐、程灏是著名的理学大师,下列各项与其主张相符的是( )
| A.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分 |
| B.知善知恶便是良知 |
| C.心即理也,此心此理,不容有二 |
| D.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