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王安石《梅花》,完成下面问题。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南宋人李壁评此诗时说:“《古乐府》‘庭前一树梅,寒多不觉开。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荆公(王安石)略转换耳,或偶同也。”其言下之意,是说王安石的诗有抄袭这首乐府诗的可能。你的看法呢?请简要评析。
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①—④题。
沉醉东风·渔父
白朴
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
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
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①下列对这首小令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选用“黄”“白”“绿”“红”这样色彩鲜明的字眼,展现了渔父生活环境的优美,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
B.小令中的渔父虽然没有生死之交,却能以在秋江上自在来去、心地单纯的白鹭沙鸥为友,让人感到其心灵世界的洁净美好。
C.“烟波钓叟”就是诗人在这首小令中着力表现的渔父,因为渔父不识字,没文化,所以在万户侯面前骄傲不起来。
D.这首小令语言平实自然,风格清新质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像白鹭沙鸥那样生活自由自在、行动无拘无束的渔父形象。
②与“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所表现的意境相近的两项是
A.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C.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D.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杜牧《怅诗》)
E.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天净沙·秋》)
③有人认为,“钓叟”是小令作者白朴用以自比的形象,这和下面“链接材料”中柳宗元以“蓑笠翁”自比是一样的。请问:我们可以从“钓叟”和“蓑笠翁”身上看到两作者怎样的相同情怀与不同情怀?
【链接材料】
江雪注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本诗为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所作。
④这首小令的作者白朴是“元曲四大家之一”,有人为另外三大家中的一位编了一则谜语,谜面是:“自称铜豌豆,刚硬不一般,剧中诉冤情,雪下六月天。”谜底是。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各题。
鱼游春水·送友人
张元干①
芳洲生蘋芷。宿雨收晴浮暖翠。烟光如洗,几片花飞点泪。清镜空余白发添,新恨谁传红绫寄。溪涨岸痕,浪吞沙尾。
老去情怀易醉。十二栏干慵遍倚。双凫②人惯风流,功名万里。梦想浓妆碧云边,目断归帆夕阳里。何时送客,更临春水。
【注】①张元干,南宋爱国词人,力主抗金,被秦桧除名削籍。本词标题为编者所加。
②双凫:原代指地方官员,这里喻指作者友人。词句“目断归帆夕阳里”化用了李白的“,”两句诗。
请分析上阕中“暖翠”两字的表达效果。
这首词表达出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改编】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晚望
(宋)徐侨
陂沼盈盈闲绿水,郊原浩浩涌青禾①。
烟连山际无人语,只有晚归樵牧歌。这首诗歌前两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诗歌的最后两句使用什么手法?表达什么感情?
【原题】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东马塍① [宋] 朱淑贞
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
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
[注] ①东马塍:地名;塍,田间的土埂子。第二句中“暗”字用得最传神,请简要赏析。
第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改编】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东马塍① [宋] 朱淑贞
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
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
[注] ①东马塍:地名;塍,田间的土埂子。“活水穿花暗护田”中的诗眼是哪个词?请简耍赏析。
第三、四两句在表达上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