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目前,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已超过50%,而降低依存度的出路就是开发生物能源和石油替代产品。生物能源主要指利用淀粉质生物(如:粮食、薯类、作物秸秆等)加工成乙醇(燃料酒精)、生物柴油、生物制氢等,直接作为动力。据此回答(1)-(2)题。
(1)生物能源与石油
A.本质来源相同  B.均属清洁能源  C.均属可再生能源  D.分布地区一致
(2)我国大规模发展生物能源的前景广阔,这主要取决于
A.交通四通八达                 B.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C.原料来源丰富                 D.试点企业遍及全国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木桶效应 (组成本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完成3~5题。

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为

A.8000 B.10000 C.6000 D.4500

如果用a表示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b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c表示中国的环境承载力,那么a、b、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A.a<b<c B.c<b<a C.b<a<c D.a<c<b

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A.四川——水力资源 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 D.内蒙古——水资源

该图是某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组成图,图中a、b、c分别表示1940年、1970年和2008年的人口年龄结构比重状况。读图回答1-2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地区人口变化趋势的特征有( )

A.青壮年劳动内充足 B.人口老龄化显著
C.自然增长率上升 D.人口出生率较高

根据统计资料,目前我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约有1.6亿人,那么下列关于我国目前及未来人口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过快
②我国目前劳动力严重不足
③我国目前社会养老负担较重
④我国未来人口死亡率可能上升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地物反射的波谱特征判断识别地物。读图6回答10、11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地物反射率最高值均集中在可见光区
B.反射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沙漠
C.0.8—0.9微米波段,反射率最高的是小麦
D.湿地的反射率均最低且随波长增加而降低

同一地物的不同状况,反射率也有不同,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监测
①水体污染状况②人口密度的变化
③树木生长状况④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图5为我国东部北纬30°附近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图5中河谷地形的成因是

A.背斜顶部受张力,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B.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河流泥沙沉积形成
C.岩层断裂上升,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D.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泥沙沉积形成

有关聚落所在地的正确叙述的是
①地形平坦,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
②地壳不稳定,应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③自然景观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④居住区宜向河滩扩展,便于用水和运输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今年联合国新一轮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图4为图3中甲地自然景观,高大的树木是猴面包树,其粗大的树干能储存水分,适应环境变化,维持生命活动。结合图文资料回答5—7题。

关于甲地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年干旱少雨 B.夏季干燥,冬季多雨
C.干湿季节明显 D.全年高温多雨

2010年6月,记者采访世界杯赛场时发现德班气温明显高于约翰内斯堡,是因为德班

A.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
B.白昼较长,太阳辐射量较大
C.海拔较低,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D.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影响

A.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两极地区冰川面积减小
B.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旱涝灾害更加频繁
C.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山地永久积雪的下界下降
D.蒸发旺盛,全球气候更加干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