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据此判断:普罗塔哥拉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应是
A.是否人人都遵守习俗和法律 | B.是否民主和强盛 |
C.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 D.是否由“哲学王”来做统治者 |
据《史记·李斯列传》载“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以下对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说明了宗法制的弊端 | B.揭示了郡县制的意义 |
C.否定了宗法制和分封制 | D.指出了秦末社会动荡的根源 |
《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反映了
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 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
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
图一和图二反映我国西汉时期与元朝分别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 B.分封制、郡县制 |
C.郡县制、行省制 | D.分封制、行省制 |
《尚书·召诰》曰:(武王崩,成王年少)“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哉!”上述史实体现了中国古代某一制度,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
B.有利于消除社会动乱与民族纷争 |
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
D.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 |
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小
A.甲同学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 |
B.乙同学是周朝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
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
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天无所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