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3.读“丹麦凯隆堡工业生态园的系统框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以下工业生产的副产品和废弃物的代号填写在图中正确的位置上,使系统成立。
炼油厂的副产品和废弃物有:

A.硫 B.余热 C.燃料气
火电厂的副产品和废弃物有:
D.冷却水 E、蒸汽 F、粉煤灰

G、除尘渣(石膏)    H、余热
(2)该工业园中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该工业园的运作,充分体现了经济的            发展原则。
(3)通过这种“从副产品到原料”的转换,不仅减少了                       ,还产生了         效益,形成了         发展与                  的良性循环。
(4)从丹麦凯隆堡工业生态园的事例中可以分析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什么?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旅游资源的内涵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中①是电子工业区,周围有众多的高等院校,②是石油化工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电子工业区布局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
(2)许多与石油化工企业有生产联系的厂家纷纷集聚在石油化工区,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3)若在图11中③处布局钢铁厂,是否合理? 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
(4)若在图中④处建自来水厂,是否合理? 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
(5)为了保护城市环境,处于石油化工区与主城区间的P带应设置__________。

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资料:如图。

根据所给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
(2)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填正确项字母)。

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 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D.生活污水排放增多

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其产生的原因是
(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分析比较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指出左图中甲阴影区与右图中乙阴影区农业结构的不同,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1)农业结构:甲区,乙区
(2)主要自然原因:甲区,乙区

(14分)经国务院批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2010年ll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间。此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根 据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2000—2010年,合肥市城镇人口由l88万人增加到360万人,净增172万人,年均增长9.1%,合肥市城镇化率由44%提高到62.1%,年均提升l.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增长率及城镇化率均高于同期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材料二

(1)合肥市市区人l21增长速度超过全省平均人口增长速度,请说明合肥市人口迅速增长 的主要原因。
(2)读材料二,说出安徽省面临的人口问题,试列举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措施。
(3)结合我省省情,简述城市化会给我省资源和环境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14分)“农夫果园”番茄汁的原料主要来自图示的山麓河谷地区。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地区种植番茄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B河流主要补给是 ____,此河流在山麓地带形成地貌名称是
(2)分析该地区扯的番茄质量优良的主要自然原因
(3)A城镇分布有“农夫果园”番茄榨汁企业,分析影响该企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
(4)描述图示地区城镇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区位因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