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A、B、C都是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A、B、C三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之和为32,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D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一定是正四面体形分子
B.A、B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均能与它们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B、C两种元素可形成BC6型化合物,该化合物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D.已知BC6的结构呈正八面体构型,若C有两种稳定的同位素,则BC6的不同分子种数有10种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含有Cu(NO3)2、Zn(NO3)2、Fe(NO3)3、AgNO3各0.1 mo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0.1 mol铁粉,充分搅拌后铁完全反应,溶液中不存在Fe3,同时析出0.1 mol Ag。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Cu2与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氧化性:Ag>Cu2>Fe3>Zn2
C.含Fe3的溶液可腐蚀铜板
D.1 mol Fe可还原2 mol Fe3

有一粗硅,含杂质铁,取等质量的样品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盐酸和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放出等量的H2,则该粗硅中铁和硅的关系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质量之比为4∶1 D.质量之比为2∶1

亚硝酸钠是一种防腐剂和增色剂,但在食品中过量时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其在酸性条件下会产生NO和NO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NaN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B.食用“醋溜豆芽”可能会减少亚硝酸钠对人体的危害
C.NaNO2和胃酸作用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2H=NO↑+NO2↑+H2O
D.1 mol NaNO2在酸性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NO和N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

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②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③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
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
B.用过量氨水除去Fe3溶液中的少量Al3
C.用新制的生石灰,通过加热蒸馏,以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
D.Al(OH)3中混有少量Mg(OH)2: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后过滤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