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含有MgCl2、AlCl3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7mLNaOH溶液后再逐滴滴加盐酸至不再发生化学反应,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Y与所加试剂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结论错误的是(不考虑Mg2+、Al3+的水解) 




A.上述NaOH溶液和H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1![]() |
B.原混合溶液中c(Al3+):c(Mg2+):c(Cl一)=1:1:5![]() |
C.当加入的HCl溶液的体积为4mL时,溶液中c(Na+):c(C1一)=1:2![]() |
D.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A13+):c(Mg2+):c(Cl )=1:1:14![]() |
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元素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 |
|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X>rY>rZ>rW>rQ |
| C.离子Y2-和Z3+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 |
| D.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Q的强 |
X、Y、Z是三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Y、Z处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Z<Y<X |
| B.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3YO4 |
| C.三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
| 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X |
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
| A.铍(B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
| B.砹(At)为白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 |
| C.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
| D.硒化氢(H2Se)无色、有毒,比H2S更不稳定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半导体材料 |
| B.H2S、H2Se、HF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 |
| C.NaOH、KOH、Mg(OH)2的碱性依次减弱 |
| D.Cl、S、N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 |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W>Z>Y>X |
|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比Z弱 |
| C.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较Z的弱 |
| D.四种元素的单质中,Z的熔、沸点最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