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节能战排,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为提高全民节能减排意识和能力,自2007年9月1日起,由中央17个部门联合举办的“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系列活动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启动;中央电视台为加强对“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宣传,推出了“节能减排我行动”等多个系列报道,努力营造一种全民参与节能战排的文化氛围。
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关于世界的客观性,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有自己的看法。
甲同学:自然界在人类产生以前是客观的,人类产生以后就不具有客观性了。
乙同学:自然界是客观的,社会则是主观的。
问题:两位同学的观点对吗?为什么?
最近几年,我国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三峡水库蓄水成功;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取得阶段性成果;南水北调工程启动;“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安全返回。这些表明了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使自然界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所到之处都留下了自己意识的印记,从而可以说人类可以不服从自然。
问题: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十一五规划”提出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人类为什么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读下面漫画回答问题。
(1)“建疗养院听风水先生的话”体现了一种什么哲学思想?
(2)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对这幅漫画所反映的问题作简要评析。
1921年苏俄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决定巩固农民经济,对中农、力量单薄的农民以及扩大种植面积的农民减免税收。如按余粮收集制,1921~1922年应征收粮食4.23亿普特(1普特约为16.38千克),改行粮食税后实际征收2.4亿普特。
试说说粮食税较余粮收集制的进步之处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