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在短短30年间,“从一个‘诗人思想家’的民族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的显著特征的民族”。促成这一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 )
A.垄断组织大量出现 | B.从殖民地攫取巨额利润 |
C.自法国获得割地赔款 | D.德意志统一的完成 |
“产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用竞争取代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规则。”下列选项对材料中“产业革命实质”的认识最准确的是
A.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 B.重视调整经济结构 |
C.强调生产重于消费分配 | D.确立自由市场制度 |
读下图,导致1849到1885年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
A.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 B.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 |
C.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 D.戊戌变法的深刻影响 |
1925年,时任黄埔军校长的蒋介石发表演说:“‘节制资本,平均地权’,明白地说,就是打倒资本家,反对大地主。这明明白白是为无产阶级而奋斗的……只是因为民生两个字足以代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解决人类生活,谋求社会生存的要义,所以我们叫他做民生主义,而不再分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这说明( )
A.国民党右派极力伪装革命 | B.国共两党经济纲领基本一致 |
C.国共两党的社会基础趋同 | D.国共合作有共同的思想基础 |
决定下表中企业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1875—1884年洋务派创办煤矿企业状况
企业名称 |
开办年份 |
停办年份及原因 |
创办人 |
直隶磁州煤矿 |
1875 |
1883 退股 |
李鸿章 |
湖北兴国煤矿 |
1875 |
1879 经费无着 |
盛宣怀 |
台湾基隆煤矿 |
1876 |
1892 亏损 |
沈葆桢 |
直隶开平爆矿 |
1873 |
李鸿章 |
|
徐州利国驿煤铁矿 |
1882 |
1886 亏损 |
胡思燮 |
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B.自然经济的抵抗
C.封建官商合办的经营方式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学者赵轶峰在《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指出:“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o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其意在说明黄宗羲的思想( )
A.没有突破儒家理论 | B.堪称近代制度典范 |
C.具有近代思想色彩 | D.有违儒家民本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