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9年7月27日至28日,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着重处理在当前和长期战略利益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涉及双边、地区和全球等广泛领域,表现出中美合作由双边议题向多边议题的转变。据此回答1~2题。
中美合作由双边议题向多边议题的转变有利于(    )
①促进双方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减少分歧,实现共同利益
②构建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
③促进双方战略利益的实现,巩固和发展双方的战略同盟关系
④解决全球金融危机,促进共同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在这次对话中,美方敦促中国扩大内需,减少对出口的依赖,而中方则敦促美方维持美元汇率稳定,确保中国在美资产的安全。经过双方坦诚深入的探讨,最后达成了多项重要共识。这体现了(   )
①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处理问题的最高准则
②两国在核心利益问题上是一致的
③国家之间既有共同的利益,也有不同的利益
④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平等互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维护主权国家的统一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与“灌足急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蕴涵的哲理相同的是()

A.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B.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在火车未开动之前,常因邻近车厢的移动,觉得自己车厢已经开动。关于这种运动错觉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火车的运动是绝对的,可见错觉不是对火车的反映
C.运动错觉的产生体现了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的特性
D.运动错觉是大脑将感觉到的事物属性,经过综合分析而产生的

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他拒绝给事物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在我国历史上曾掀起“赶英超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做法,最后均以失败而告终。这从侧面告诉我们()

A.自然界具有客观物质性 B.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物质性
C.人们不能选择生产关系 D.社会发展不受人的意识影响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运动 B.客观实在性 C.社会历史性 D.实践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