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3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第61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世界和平》的重要演讲,他指出:“文化的影响力是超越时空、跨越国界的。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因交融而多彩。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各种不同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正是不同文化的彼此交流,才使我们这个星球的生活日益精彩纷呈、充满生机活力,也才让不同国度的人们知道了中国的孔子、德国的歌德、英国的莎士比亚等等。推动世界各国文化进一步交流,不但是各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他还指出:“文化的交流既需要理解和尊重,也需要超越偏见和误解。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代世界的基本特征。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我们应该积极维护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对话交流,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在坚持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将一如既往地兼收并蓄,博采世界各种文明之长,借鉴各国有益文化,进一步丰富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是什么?(4分)
(2)我国在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文化创新?(10分)
某地为创建养猪基地,强令所有农户搭建高标准猪舍,并要求人均养猪5只,以期达到家家户户养猪致富的目的。可后来,相关的服务措施没跟上,饲料贵,卖猪难等原因,大多数农户亏了本,致富项目变成了“致贫”包袱。
上述做法违背了什么哲理?为什么?
辨析题:只要从实际出发就能使主观符合客观
胡锦涛总书记在广州、四川等地考察工作时强调:“面对国际国内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跟时代的发展的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意识。” 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
(1)我们为什么必须继续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10分)
(2)我们为什么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15分)
“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事物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作用于人脑,人脑才能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成意识。”请回答:
(1)什么是意识?(5分)
(2)从上述材料中说明,意识的根源是什么?(5分)
(3)上述材料中表达的意识是否是正确的意识?为什么?(10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不仅能够制造出各种转基因产品,还可以克隆出一些动物,如克隆羊、克隆牛、克隆人类的器官,甚至可以克隆人,这说明人可以创造物质的。
请谈谈你的看法。(1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