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是哺乳动物的一种腺体,有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之分。外分泌部分泌产生胰液,内含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多种消化酶;内分泌部即胰岛,能产生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多种激素。现欲探究胰液分泌调节的机理,请根据下面的实验回答:
|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实验一 |
1、刺激支配胰腺的神经 |
胰液分泌量增加 |
2、把少量稀盐酸从小肠的上端注入小肠肠腔 |
胰液分泌量大量增加 |
|
3、切断所有支配胰腺的神经,重复第2步。 |
胰液分泌量大量增加 |
|
实验二 |
1、剪取甲狗的一段小肠,刮取黏膜并用稀盐酸浸泡一段时间后,将其研磨液注射入乙狗的静脉。 |
乙狗胰液分泌量大量增加 |
2、不用稀盐酸浸泡,直接将等量的甲狗小肠黏膜研磨液注射入乙狗静脉。 |
乙狗胰液分泌量不增加 |
|
3、直接将等量的稀盐酸注射入乙狗静脉。 |
乙狗胰液分泌量不增加 |
(1)根据实验一的实验现象,能得出胰液分泌受 调节的结论。
(2)根据实验二的实验现象,请解释实验一中把少量稀盐酸从小肠的上端注入小肠肠腔中会导致胰腺大量分泌胰液的原因 。
(3)在实验一的第1步中,刺激支配胰腺的神经引起胰腺分泌少量的胰液,在该调节过程中胰腺的外分泌部属于反射弧中的 部分。
(4)有人尝试从胰腺的研磨液中直接提取完整的胰岛素分子。根据题目中所介绍的胰腺结构,你认为能否成功? (能或不能)。为什么? 。
图A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B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分裂间期,M为分裂期)中的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C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用特殊的方法在一个培养基中测得的),请据图作答。
(1)图A表示的是________(填“动物”或“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
此期细胞中有DNA分子________个,有________条染色体,1和2的关系为 。
(2)若图A表示胚胎干细胞,正处于培养液中,则在正常的情况下,与其吸收无机盐离子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
(3)C图中的DNA含量由2C到4C的细胞,处在B图的________期(填写图中符号)。
(4)培养过程中若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C图中DNA含量为________(C)的细胞数量会增加。
(5)用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___________。
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当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 个单位的CO2。
(3)图乙中,当光照强度为X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
(4)如果增加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则图乙中的b点的移动方向为 (填“左移”、“右移”或“不移动”)。
(5)图乙中,c点后CO2的吸收量不再增加的主要环境因素为 。
(6)在图乙中的b点所处的状态时,叶绿体内ATP的移动方向是 。
以下是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内容。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用高倍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时需要用 对其染色,这种染色剂可使线粒体被染成 色。
(2)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模型方法中的 。
(3)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可用 检测酒精的产生。
(4)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可用 来染染色体,该实验中装片的制作流程为 。
如图所示为高等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根据图回答:
(1)图中[⑥]的主要成分是 。
(2)若图的右侧细胞是洋葱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具有的结构是 (填序号)。
(3)若该细胞是西瓜的红色果肉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 ] 。
(4)为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常用 法将其分离。
(5)细胞内和物质出入有关的结构是[ ] ,其结构模型为 ,功能特点是 。
(6)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有关的具膜细器为 (填名称)。
如图所示为构成细胞的元素及化合物,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___________,检验物质a的常用试剂是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为出现 ,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物质b是_________。连接两个b之间的化学键为__________(填结构简式)。
(3)若某种B分子含有3条直链肽链,由20个b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组成,则该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________________。
(4)物质c在人体细胞中共有________种,C在细胞中的主要分布位置 。
(5)物质d是__________,d和__________、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