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即热饭盒盛装食物,可以得到热烘烘的饭菜。原因是即热饭盒的底部装入混有镁、铁粉末的高密度聚乙烯,进行简单的操作后水和镁就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热量便可使食物变热,其中铁可能是 ( )
A.一种反应物 | B.催化剂 | C.起导热作用 | D.增大镁与水分子的接触机会 |
下列各项所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或高于)后者的是
A.F2和Br2的沸点 |
B.H-和Be2+的离子半径 |
C.同温下分别在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的无水CuSO4的质量和CuSO4·5H2O的质量 |
D.在NH3+NO → N2+H2O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N原子数 |
研究下表信息可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
B.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增强 |
C.第VII A族元素的金属性随电子层数增加而减弱 |
D.第VIIA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电子层数的增加而减弱 |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54g H218O中含有电子总数为30NA个 |
B.11.2L H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个 |
C.23gNa+含有的最外层电子数为NA个 |
D.16g氧气和16g臭氧含有的核外电子总数均为8NA |
100mL 6mol/L的H2SO4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硝酸钾溶液 | B.1mol/L的H2SO4 |
C.硫酸钾溶液 | D.硫酸钠固体 |
下列X溶液均能跟盐酸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10℃时20 mL、3 mol·L-1的X溶液 | B.20℃时30 mL、2 mol·L-1的X溶液 |
C.10℃时40 mL、2 mol·L-1的X溶液 | D.20℃时10 mL、4 mol·L-1的X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