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谷风示意图,图中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等温线。回答3~4小题。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此图表示的是夜晚
②此图表示的是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
④此时吹谷风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图中甲地多雾,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夜晚,山上冷空气下沉,近地面气温低,空气对流弱
②谷地空气下沉,近地面水汽不易扩散
③夜晚谷地地面辐冷却快
④盆地封闭,水汽和杂质不易扩散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③④ | D.②④ |
2008年,我国旱涝灾害频发。往年易受洪涝影响的省区如黑龙江、吉林、广西、湖南等地区,发生了罕见旱情,一些地区因旱灾出现临时饮水困难。与此同时,淮河发生了流域性大洪水;西南、西北等地发生了山洪灾害。据此完成各题。在我国,干旱与洪涝常相伴而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季风活动 | B.地面状况 |
C.太阳辐射 | D.海陆位置 |
若发生的旱涝程度大致相同,对下列地区造成的灾害损失最严重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 B.东北平原 |
C.黄土高原 | D.云贵高原 |
读下面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完成各题。图中最有可能位于北半球的有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两坡明显不一致,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海拔高度 | B.水分状况 |
C.热量差异 | D.土壤差异 |
读下面两种地貌图,完成问题。左图所示地貌名称为
A.三角洲 | B.沙丘 | C.冲积扇 | D.沙丘 |
右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风力侵蚀 | B.风力堆积 | C.流水侵蚀 | D.流水堆积 |
读上海城郊间气温差异情况表和上海城区、郊区降水分布图,完成各题。据上海城郊间气温差异情况表,判断上海的热岛效应最显著的时间是:
A.1月 | B.4月 |
C.7月 | D.10月 |
受热岛效应影响,在城郊之间形成热岛环流,判断图中A地在热岛环流中的近地面风向大致是:
A.西北风 | B.西风 |
C.东北风 | D.东风 |
与图中所示上海城郊之间降水量分布无关的是:
A.上海城区比郊区尘埃多 |
B.上海城区比郊区蒸发旺盛 |
C.上海城区气流以上升为主 |
D.上海郊区空气中水汽含量大 |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图中字母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A.A | B.B | C.C | D.D |
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太阳辐射 | B.地面辐射 |
C.大气逆辐射 | D.大气辐射 |
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
A.A | B.B | C.C | D.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