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时下,“人文精神”这个概念很时髦,但什么是“人文”,恐怕很多人说不清楚。读下面这个故事,用一组排比句揭示“人文”的内涵。(5分)
有一次,一位中国大陆游客随一位在澳大利亚土生土长的华人去悉尼周边海域捕捞鱼虾。每撒下一网,总有收获,可每次网拉上来后,那位华人总要挑拣一番,将其中大部分虾蟹扔回大海。游客不解:“好不容易打上来,为啥扔回去?”那位华人平静地答道:“在澳大利亚,每个出海捕捞鱼虾的人都知道,只有符合国家规定尺寸的鱼虾才可以捕捞。”游客道:“远在公海,谁也管不着你啊。”那位华人淡淡一笑:“呆久了你就会知道,在澳大利亚,不是什么都非要别人来提醒、督促的。”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语句停顿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前不久,在一次电视台策划会上,主任对一名实习生说,麻烦你开完会给大家订盒饭,按人头,我请客。结果该实习生认真地说,对不起,我是来实习导演的,这种事我不会做的。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
(2)针对实习生的做法,请拟写赞成者与质疑者的不同看法。
赞成者说: 
质疑者说: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修辞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江水奔流不息,炫出的是自己澎湃的波涛;
树木傲雪参天,炫出的是自己无边的苍翠;
山岭巍峨起伏,炫出的是自己坚强的体魄。

下面这段文字中划线的这句结论是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括,总字数不要超过15个字。
钓鱼岛在日本染指之前并非“无主地”,中国早在明朝就发现和命名了钓鱼岛,发现意味着先占,先占即取得领土主权,这就是国际法则的“先占”原则。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明朝已经将钓鱼岛纳入国家版图,一些使臣的笔记里还标明了中国渔民在钓鱼岛周围海域的航线。明以后的历代政府更是采取了开发、利用、管辖和保卫等措施,对钓鱼岛行使主权以有效统治。可以肯定,日本关于钓鱼岛主权的主张是站不住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下面的漫画,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6分)

(1)描述画面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70字)
(2)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即使你不是一个对城市改造十分敏感的人,蔓延各地的拆旧和仿古热潮也足以令你侧目。据学者的最新统计,,如我们风闻过的开封千亿元重塑汴梁城、昆明220亿元打造古滇王国、山东聊城古城改造……
某种意义上,“拆旧”与“仿古”构成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看似矛盾却又并存的两大典型现象。拆旧,是因为旧的文化遗存“挡”住了城市发展的脚步;仿古,则是。破与立之间,折射出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