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陈炯明所著的《中国统一刍议》提到:“三民主义及其发表之政纲,类皆东抄西袭,绝少独立之思想,一贯之理论,而于国情亦未适合。在今日视之,已属陈腐不堪,亟待修正。有何神圣而必强求青年,桎其心思,梏其趋步耶!”陈炯明对三民主义的评论主要反映了
A.三民主义是不适合中国社会实际的空想 | B.陈炯明是背叛三民主义的罪人 |
C.三民主义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有局限 | D.三民主义制造了新的个人崇拜 |
胡佛说:“我们没有达到目标。但是,只要给我们机会,我们会继续执行过去八年的政策。”这里“过去八年的政策”是指
A.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
C.解决经济大危机的政策 | D.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 |
《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依据材料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A.火车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很大 | B.火车的发明使人养成了戴手表的习惯 |
C.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 D.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
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 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
C.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蒸汽机提供动力,工业生产进入机器大生产时期
②蒸汽机使用技术不断提高,推动了动力理论的发展
③蒸汽机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使世界联系更加紧密
④欧洲列强以武力侵略为主转向以商品输出为主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上的“海上马车夫”,但“海上马车夫”不能说明的是
A.荷兰对外贸易发达 | B.荷兰有一支强大的商船队,可以垄断世界航运业 |
C.马车是荷兰的主要运输工具 | D.荷兰造船业和运输业发展较快 |